第03版:统战新闻

天津援青医生:

给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19日   第 03 版)

新华社记者 王艳 顾玲

“不用紧张!我们会全力以赴帮助大家早日康复。”18日一早,第五批援青干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院长孟纬身着全套防护设备,开始了查房工作。

每天凌晨4时睡下,眯2个小时,不到8时便开始新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这是黄南州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孟纬和同事们工作的常态。孟纬说:“来黄南不到一个月,这次疫情也是对我们援青医生的考验。”

地处青海省东南部的黄南州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当地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医疗服务能力弱。“缺乏必要的手术治疗设备,没有开展过脊柱外科相关手术,医院仅有的1台C形臂X光机也年久失修……”这是第四批天津援青医生李响初到黄南州人民医院时的情形。

天津市自2010年起对口支援黄南州。在一批批援青医生帮扶下,黄南州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去年5月,黄南州河南县托叶玛乡曲龙村牧民却热知从山崖跌落,颈椎多发粉碎性骨折,脊椎损伤。“过去这种情况只能到西宁治疗,但是路途遥远,加之患者颈椎多发粉碎性骨折,病情不稳定,一路颠簸可能延误病情。”李响说。

在援青医生的带领下,却热知成为黄南州人民医院第一例颈椎骨折手术的受益者,术后48小时即恢复四肢活动,3周后出院。“没想到这么重的病在州医院就治好了!”却热知的家人心怀感激。

却热知的家在牧区,四面环山。出院后的他,每隔两三个星期都会花3个小时爬到有信号的山顶,给医生打电话汇报康复情况。

“州医院第一例心脏搭桥手术、妇科肿瘤手术,都是援青专家来医院后开展的。仅第四批援青医生就为我们带来了20多项新技术。”黄南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仁青措说。

刚刚结束援派工作的第四批援青医生孙铭介绍,天津援青医生都是所在医院的业务骨干,从补基础知识、准备病例分析到逐字逐句帮助签改报告,援青医生通过“师带徒”形式“手把手”教学,把自身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受援地医生。

对于黄南州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邓永清来说,援青医生更多地给了他理念上的触动。“以前做手术都是切开大做,孙铭老师来后指导我们把微创理念加入其中。”现在黄南州人民医院80%以上的手术都采用微创技术,给患者减轻了痛苦。

“努力成为一颗颗优质的‘种子’,发挥‘一个带一群、一个帮一片’作用。”天津援青指挥部总指挥宋建说,天津援青着力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为黄南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院医生已掌握了椎体成形术等技术,即使援青医生不在,也能独立开展这类手术,他们真正把技术留在了黄南。”黄南州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辛海宏说。

10多年来,共有5批次52人次天津援青医生支援黄南州人民医院。孙铭介绍,通过援青工作,急诊创伤诊疗机制越来越完善,本院年轻医生已能独立完成部分脊椎、骨科和腹腔镜手术。

把技术留在当地,把理念传递给当地医生,“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我们’。”李响说。

2022-08-19 天津援青医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29595.html 1 给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9,59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