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松娅
残疾人就业,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对于拥有健康体魄的普通人来说,找到适合的工作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对于残疾人而言,“适合”二字可能更多意味着可遇而不可求。
8月下旬,全国政协“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即将召开。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围绕“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开展了系列线上线下调研座谈会活动,为的就是这个“特殊”的群体,有更多更好的机会通过体面劳动实现社会价值。
我们会发现,周遭工作生活环境中“残疾人”的身影并不多。但其实,截至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已经超过85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4%,涉及2.6亿个家庭。我们对残疾群体的态度,就是这个群体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社会性态度。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整个社会对这个群体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
在这样的社会性目光下,调研组发现,相当一部分拥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逐渐失去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勇气。用一位坐轮椅的年轻人的话说:“有时候也想出去工作,但出门的每一步似乎都是在给别人找麻烦,被人另眼相看,慢慢地就宁愿待在家里了。”
拥有跨出家门的勇气和动力,是残疾人群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关键一步。
“还有一个方面不容忽视:残疾人就业本来就面临诸多不便,即便就业,工资也不高。但现在政策规定,残疾人一旦有了工资收入,就不能再同时领取低保。”地方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不少残疾人在两相对比之后,宁愿选择在家领低保。
如果内因需要提高残疾人群受教育和培训水平,完善外出就业的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寻找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勇气和魄力,那么还有一些外因同样值得探讨。
比如,我国对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进行了规定:一定行政区域内的各类用人单位均应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一个固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但事实上,社会上不少单位宁可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招聘残疾人就业。为此,有委员提出,各地党政部门应该在支持残疾人就业上起表率作用,将一些要求并不太高的后勤以及行政岗位对残疾人群开放,并且在全社会范围内制定监督机制,就用人单位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问题进行追踪。
在远程调研中,江苏一家为残疾人就业开展订单式岗位开发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让人印象深刻,“在常年与残疾人群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非常了解各类残疾人的特性,因而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去企业调研,根据企业的环境和特性,推荐相关的残疾人就业。”该机构负责人介绍道,比如,有的企业车间的噪音非常大,正常听力的员工很难忍受,我们的听障人士却非常适应这样的环境;还有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可以推荐我们智力残障人士,他们对简单重复的工作非常专注和有耐心……
是金子总会发光。尤其在互联网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借助一根网线,突破物理界限和身体极限实现多元价值的路径已成为可能。让残疾人发光发热,整个社会要真正去接纳这个群体,打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残疾人就业的环境。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残疾人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社会责任,只要社会各界都去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