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水稻草莓轮种成了致富新门道

——四川达州市通川区政协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27日   第 04 版)

本报记者 韩冬 通讯员 王刚

8月17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磐石镇清云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里,企业负责人、区政协委员苏乾证正忙着统计刚刚收割完的早稻。初步统计,水稻草莓轮种所种水稻亩产已达千斤,与普通稻田相比,产量增加了5%左右。

“水稻草莓轮种好处多,不仅可以促进粮食增收,还能有效提高土地使用率,可谓一举多得。”苏乾证乐呵呵地说,这次由区政协发起的试验,不仅收获了粮食,还成功申请了农用设施创新应用技术等20项发明专利,为进一步拉动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草莓田里种水稻?还有区政协的事儿?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磐石镇是远近闻名的“草莓镇”,草莓种植近万亩,成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2021年3月,在区政协组织的一次调研中,调研组发现草莓收获后,土地有整整4个月的闲置期,而再次栽种草莓时,要清理闲置期间生长的大量杂草,可谓费时费力又费钱。

“4个月不长也不短,种一季水稻刚好合适。”带队调研的区政协副主席张登雄提出建议。

“探索水旱轮种是一种农业技术创新,区农业农村局将全力支持,尽可能地提供免费农机服务、技术指导等。”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立即表示赞同。同时建议,加强与科研站所合作,充分挖掘农业科研技术价值,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水旱轮作”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和社会效益。

“我可以免费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区政协委员程海洋也表示。

“这个提议很好,就从我这里开始干!”听了大家的讨论后,苏乾证立即表态。

去年5月中旬,苏乾证的草莓田里种下了第一批早稻秧苗。在区政协的牵头组织下,不仅请来市级、区级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更得到了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的关注。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请教学习,第二批早稻终于获得了丰收。

“米饭真的很香,我甚至闻到了草莓香!”苏乾证高兴地说道。

“‘草莓+粮食’的成功案例是区政协以政协智慧和政协力量助力粮食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的生动缩影。”区政协主席刘菁表示,今年以来,区政协紧紧围绕助力保障粮食安全主题,先后开展了助力撂荒地整治、春耕生产、大豆扩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履职活动,发动界别委员开展送技术、送农资、送种子“三下乡”活动,凝聚起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2022-08-27 韩冬 王刚 ——四川达州市通川区政协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038.html 1 水稻草莓轮种成了致富新门道 30,03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