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关键在“共” 核心在“融”

——福建省政协围绕“推进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协商建言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1 版)

本报记者 王惠兵

“研制两岸共通标准时要共同选题、共同研制、共同比对、共同使用,同时坚持大陆先进标准台湾地区采用、台湾地区先进标准大陆采用、空白领域标准共同研制采用……”2021年,福建省在全国首创两岸标准共通的“福建模式”——“四共同三釆用”工作机制,开创了两岸同胞共同研制发布国家标准的先河。

8月22日,福建省政协一场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两岸行业标准共通”的界别协商会火热召开,20多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代表围桌而坐,一起“把脉”,为深化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共融议政建言。

当前,福建省已形成“市场导向、民间组织、标准比对、成果共享”的福建实践路径,累计研制发布了37项两岸共通标准,涵盖了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全域,实现了从“标准收集研究”到“闽台标准互认”再到“两岸标准共通”的跨越式发展。

提升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关键在“共”,核心在“融”。福建省政协委员、省台联党组书记江荣全建议,全面总结归纳现有的两岸行业标准共通的“福建模式”,进一步畅通具有迫切两岸行业标准共通需求的企业的诉求渠道,将其纳入“政企学研用协调沟通机制”,并探索设立两岸行业共同标准清单,共同推动更多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实现两岸共融。

会前刚从福州晋安两岸社区交流中心、台胞公租房走访调研回来的福州市政协常委、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戴雯则分享了在榕台胞享受市场化标准30%的租金减免,迅速融入社区的美好生活故事,“希望两岸积极推动垃圾处理全流程行业标准,以‘小切口’做好社区治理‘大文章’。”

“近年来,因疫情及台湾部分不合理的舆情操弄影响,两岸长久以来沟通交流的管道中断。因而,推动两岸行业标准持续互通,化歧异为共识,刻不容缓。”对此,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吕英志提出,加快完善各项交通建设工程、交通设施设备、交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标准共通,真正做到两岸应通尽通。

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岸标准共通工作?针对目前仍存在的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帮扶措施不够具体、保障措施不够有力等问题,委员们认为,应开展政企学研用共同参与的两岸标准共通协作服务、协调沟通、精准帮扶等各类工作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运用,从而帮助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和帮扶措施,及时解决影响两岸标准共通的各种问题。

“两岸共通标准的需求与实施主体多以企业为主。”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王玲认为,要进一步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通过在两岸企业间强化沟通、增进交流,促进质量提升、实现产业发展,实践与推广“四共同三采用”工作机制及相关创新机制,共同促进两岸标准共通走深走实、做精做细。

“要站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的高度来推进两岸行业标准共通,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打下坚实基础。”省政协副主席杜源生表示,这项工作是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要认清重要意义,抓住工作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力量,促成调研成果转化,推动闽台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2-08-31 王惠兵 ——福建省政协围绕“推进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协商建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0203.html 1 关键在“共” 核心在“融” 30,20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