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菡娟
“用我们资溪的水,泡资溪的茶,味道很是特别,欢迎品尝。”在2022年服贸会江西展区,资溪的生态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我们还是面包之乡,鲍师傅就是资溪的,哦,还有竹产品也了解一下。”工作人员热心介绍到。
优质产品的背后是资溪的绿水青山。
资料显示,资溪县森林覆盖率达87.7%,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列中部地区第一位、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溪县始终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上升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引擎,依托生态区位、环境质量和资源禀赋等特点,架起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银行”桥梁。
金竹富是土生土长的江西抚州市资溪人。作为一位从16岁起就开始做冬笋、毛竹生意的资溪县竹富竹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金竹富人如其名,的确依靠毛竹产业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早在1998年,我5000元流转了305亩毛竹林,一年纯利就有10多万元。”
后来,金竹富的生意越做越大,最多的时候有1.2万多亩山林,还办起了竹条加工厂。
到了2020年,金竹富又发现了另外一条致富之路。“原来我的山林也是‘真金白银’。”
2020年,他将2500多亩杉木林地转让给资溪县“两山”转化中心,拿到了395万元。“换来的资金可以扩大竹条加工生产。”金竹富说。
“在资溪,像金竹富这样转让林地的人不在少数。”资溪县“两山”转化中心主任金建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收储山林20万亩,河湖水面4500亩,闲置农房、土地经营权等生态资源资产20余项,总价值超过20亿元。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资溪县“两山”转化中心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构。
金建华介绍,“两山”转化中心采取赎买、租赁、托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推动山林、土地、流域、农房等碎片化资源收储、整合,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提升生态资产质量。通过代偿收储担保机制,截至目前,已落地贷款12笔共3095万元,抵押林地面积19208.3亩;化解不良林权押贷款7笔3540万元,涉及林权31657.5亩。今年共完成生态资产交易104单3.45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可以守护绿水青山。
在资溪大觉山,就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的经营模式。
资溪县联合第三方机构对大觉山景区进行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10.66亿元。基于核算结果,最终工商银行资溪支行为大觉山景区提供了“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7.8亿元。
“依靠金融的支撑,大觉山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旅游接待量从2012年86.3万人次上升到2021年19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6013万元上升到13035万元。”大觉山景区行政总监戢党如告诉记者。
今年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践探索(资溪县)”被评选为2021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十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