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诗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撤退至西南坚持抗战。这一地区山高路险,交通极为不便,为开辟新的运输线,李温平全力投身于川滇东路、川中公路和东西公路的修筑工程中。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当时,我国海岸线几乎全被日军封锁,国外援助的武器弹药、汽油等不可缺少的作战物资,仅靠新建成的滇缅公路运进来。由于滇缅公路路况极差,仅有碎石铺成的路面,一遇雨季便不能通车。为此,李温平受命调往滇缅公路局保山、下关工程段任段长,负责我国第一段沥青路面的铺设工程。在昆明至下关的公路上,李温平一手提着一只沉重的洋油桶,缓慢地移动着,让桶中的沥青透过桶壁上部的小孔均匀地洒在路面上。施工队工人跟着他,很快便掌握了他发明的这种铺路“土办法”。经过李温平和施工队的努力,以前每天只能通过300辆汽车的土石路,很快就可以过卡车2000辆。从畹町至昆明的路程,从一个多星期缩短到三四天。仅1941年,共计有13万吨以上的国际援助军用物资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运往抗日前线。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滇缅公路中断。为保证对日反攻的胜利,要以最快的速度修建一条从印度列多到缅甸密支那,再从密支那经中缅边界37号界桩进入云南腾冲、保山,从而接上滇缅公路的新公路,使盟军的军援物资能从印度沿陆路直抵昆明。
李温平当时以中方负责人的身份,出任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兼第一工程队总队长。在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在瘴气弥漫的密林里,他不辞辛劳,不畏艰险地指挥勘察、测量,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度。由于山高路远,为了指挥施工,李温平不得不常常冒险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在施工过程中,日寇飞机不断进行狂轰滥炸,死神瞬息可至。然而,为了战胜日本法西斯,李温平置个人安危不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4年初,随着盟军在缅甸的全面反攻开始,李温平出任滇缅公路抢修工程总工程师。他将爆破法用于公路建设上,大大缩短了工期。军方限令30天通车,可李温平带领施工队在盟军协助下仅用了15天就完成了任务。
同年冬,李温平又参加抢通保(山)密(支那)公路的工程,任“保密公路第一工程处”副处长。新拓路线需穿过大片原始森林,李温平与施工人员一起在野外风餐露宿,克服敌人的骚扰和艰苦的自然条件,竭尽全力工作。路修到古永坝后,被一片沼泽拦住了去路。李温平赶到现场,只见遍地是泥浆,筑路机械与工具在上面无法施展,他立即与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想出了一种“沉筏换土”的方法,很快将这一段路修好。
公路修到接近国界37号桩前时,施工人员又被一座高10米、宽30米的坚硬峭壁所阻。面对这个“拦路虎”,盟军工兵束手无策。李温平与中方工程人员一起,仔细分析了石层纹理,钻孔爆破,苦战三天三夜,终于“斩断”石壁,保障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1945年1月19日,保密公路通车。这条长300余公里的保密公路、曾被断言不可能打通的路段仅用两个多月时间便被打通了,成为我国近代筑路史上的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