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松娅
十年奋进,共铸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个十年,可以被称为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年来,风雨无阻、砥砺前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市政协将政协工作自觉置于全市工作大局中谋划和部署,始终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助推首都改革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中心任务,着力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密团结和依靠各界委员广集良策,共汇合力,坚定不移推动着北京这座伟大城市深刻转型。
■ “两个全覆盖”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哪里有政协委员,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的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2018年,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市政协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党建工作,机关党组、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和22个中共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搭建起市政协党的工作体系的“四梁八柱”,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党的工作与履职工作如何融合推进?各专委会在分党组的领导下,分党组、委员会、履职临时党支部工作做到了“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三位一体。同时,按委员履职方向、界别构成、委员所在专业、行业以及专委会等五个方面设立22个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打通了实现“两个全覆盖”的“最后一公里”。
思想引领方向,方向决定道路。思想政治引领是加强党建工作的应有之义。
2018年,一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在北京市各级政协展开。2019年,市政协再次吹响学习“集结号”,组织全体委员围绕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以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以学习增进共识凝聚、以学习推动履职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5月13日至9月1日,北京市政协以“团结在光辉的旗帜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进一步形成生动实践”为主题,参加全国政协第九期委员读书活动。在112天的读书活动中,市政协高度重视,各专委会精心组织,北京市政协委员全部参加交流讨论,200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和北京市政协委员浏览读书群18万余次,总发言量23万余次。
“委员报告厅-对话系列”“委员感悟经典”“委员读书”等学习形式,“不忘合作初心、共担时代使命”和“团结在光辉的旗帜下”等主题教育,成为北京市政协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思想引领、协商议政、凝聚共识和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之中的重要抓手。
在党旗引领下,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十年来,北京市政协通过打造党建“全链条”,实现两个“全覆盖”,牢牢锻造了人民政协工作的“根”和“魂”,确保了政协工作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 胸怀“国之大者”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在首都发展这样的“历史命题”面前,更需牢记国之大者,勇担责之重者。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是光荣的政治任务。面对重大任务,北京市政协成立工作专班,调动一切力量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百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工作。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世界看中国的一个窗口。北京市政协将“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年度重点协商议题,通过政协活动的吸引力、政协委员的影响力,不断凝聚起各界人士支持并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合力。
“把整个政协机关带动起来了,这种方式就很好,这就是参与中心工作、重大活动,过去和现在政协都是这样做的,体现了政协力量。”2022年2月10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市政协调研冬奥赛事保障工作,对市政协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国之大者,砥砺奋发。十年来,北京市政协紧扣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市的中心工作,深刻理解首都工作要在紧要处落好“五子”的重要意义,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高水平智慧城市、“两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等,通过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政性主席会、专题议政会、协商恳谈会等平台建言资政。
“条条好点子,满满回天力。”蔡奇对推进超大型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相关协商成果批示道。一件件协商履职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有的被纳入相关规划计划、有的推动了问题的解决、有的促进了政策的出台、有的转化为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措施。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日本东京新宿高铁站,下面我来介绍东京综合城市交通枢纽开发建设的一些情况。”随着李赞东委员出现在远程大屏中,北京市政协依托互联网开展的相关议题网络议政活动拉开帷幕。
网络议政,探索跨区域远程协商,发挥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作用开展“微协商”,面向界别群众征集议题建议,协商活动启动前开展“预调研”,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主席会召开前设置集中视察环节……各项创新让“专”的特色更有生命力、成效更加显著,激励着各界委员争做“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理念的学习者、践行者、推动者。
■ 回应群众关切 履职为民谋福祉
你有没有留意过北京的部分路段有这样一种管井:井盖位于路面,但是占用了部分便道,占用的这部分空间被挖成弧形或方形的槽,与便道存在落差,在便道上正常行走的路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进去崴了脚。
当收到一封反映“骑沿井”影响市民出行的群众来信后,北京市政协委员杨朝霞立刻意识到井盖虽小,却体现着“大民生”。经过深入调研,她把提案带上市政协全会,目前整治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北京,“接诉即办”是一个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而由这条“滚烫”的热线牵引出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创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北京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为做好《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立法协商工作,让这部“为民服务法”凝聚起更强大的民意共识。北京市政协首次组织16区政协共同参加,开展了180多次调研,参加委员达到3500多人次。委员们提出的1400多条建言经过归纳论证形成67条立法建议,最后条例中有18个条文的修改完善吸纳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
人民政协为人民,就是要将“为民”二字贯穿在各项履职工作中,持续助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十年来,与中心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医药卫生领域委员深入乡村开展基层义诊活动;“三农”领域委员把履职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在大型居住社区“回天”地区、在平均海拔1045米的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安坨村,在亦庄经济开发区……240余个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工作室(站)先后建立,委员们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举办了900余场各具特色的活动,打通了委员联系群众、委员履职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贴心为民解难事,服务群众“零距离”,委员们通过自己的履职行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
回望过去,就“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贯彻落实情况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深入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落实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等开展协商式监督;创办“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融媒体直播节目,市政府相关部门“一把手”与委员围绕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进行提案办理协商……委员们协商于民、议政为民,言为民建、策为民谋,全力协助党委政府破解民生难题。
■ 广泛凝聚共识 画出最大同心圆
人心是最大政治,共识是奋进力量。
在政协协商,最重要的是“共识”二字。多年来,北京市政协切实把握形成“共识”这一落脚点,围绕“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工作中的作用”等出台规章制度,切实提升了“引”的本领,丰富了“聚”的手段,做好“融”的文章。
其中,各界别委员针对界别群众特点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比如少数民族界委员工作室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与群众结对子、交朋友、做好事;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工作室连续开展走进青年活动和“政协委员与社区青年面对面”活动,助力青年人成长成才。
而成立市政协香港委员工作室、澳门委员工作室,则把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定位在港澳一线,通过持续开展“走进人民政协,认识协商民主”活动,创办“港澳青少年国情教育空中课堂”,把北京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用港澳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送到他们身边,增强了他们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此外,北京市政协还组织委员开展了重大专项工作宣讲和委员讲堂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中央大政方针和市委工作部署,广泛传播共识。
为讲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个“当代最大的中国故事”,宣讲团成员深入脱贫攻坚工作一线,用心、用脑感受,用脚、用手触摸中国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土豆削皮进京的两笔账”“小笤帚做成‘大文章’”“一颗草莓让贫困县变身甜蜜县”……委员们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各界群众展现了脱贫攻坚伟大成就。
十年奋进路,首都发展留下了北京市政协及委员们的智慧与汗水。未来,还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开创新时代首都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