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志民
不断突破
科技正在赋能百业
“这款智能托盘四向车是旷视科技准备在2022中关村论坛展示的产品。产品机身厚度仅125mm,是目前市场上实际投入使用的最薄的四向车之一。”在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解说员王艺蛟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配合着旷视3A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库房中成品入库、存储、拣选、出库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比如,我们正在协助正昌粮机对生产原料供给进行数智化升级。建成后,物流全流程可视、可溯;物料损耗显著降低,坪效提升60%;生产效能提升30%……”
在2022中关村论坛即将召开之际,记者实地探访了多家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看到了以上的情景。
在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切除小鼠肝脏后,生物制造平台研究员顾奇给小鼠打印了一个“肝脏”。之后将3D打印肝脏移植到小鼠颈部,小鼠存活了12个小时。
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是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于2020年4月。干细胞研究院面向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需求,通过前瞻性的科研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力争取得原创科研突破,解决人类重大难治性疾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器官修复”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卞修武说:“如果要获得临床级的标准化的干细胞,实现干细胞药物的研发、上市和让病人最终受益,必须要有标准化的库。如今我们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干细胞研究院已完成干细胞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脑小血管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并针对戊二酸血症等单基因遗传病、肌萎缩侧索硬化(渐冻症)等部分难治性罕见病开展基因治疗研究,未来将为患者带来福音。
这些突破,其实都是中国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从点到面
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作为某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人员,王东新对10年间研发经费投入的变化感触颇深。
“10年前,我们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大概只有3%左右,虽然当时已经算企业里研发投入比较高的,但有些项目还是会受困于经费紧张。2021年,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达到了5.3%,上升速度非常快,现在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数据显示,10年间,全社会研发经费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27864.0亿元,比2012年的10298.4亿元增长了2.7倍,年均增速超过1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1.98%提升至2.44%。2021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1696亿元,是2012年498.8亿元的3.4倍。
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大批核心技术纷纷突破,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天问”探火星、“嫦娥”登月球、“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研制成功……自主研发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系统进入实用,成为推进产业快速升级的“利器”。
同时,超级计算、高速铁路、智能电网、第四代核电、特高压输电技术,都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5G研发和应用场景深度拓展,人工智能发展的中国特色生态初步建立,正在加快赋能百业。
中国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也在快速提升。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2位,10年上升22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由2012年的1.8万件增加至2021年的6.95万件,排名世界第一。2020年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1234万人,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比2012年增加了4529万人。高新技术企业,10年前只有不到5万家,现在达到了33万家……
日积月累的实绩,映照着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上天入地
科技运用深刻改变生活
“80后”的刘林是北漂一族,10年前的他租住在北京北五环外的城中村,每天早晨从出租屋到地铁站要步行1.5公里,常常为“最后一公里”出行发愁。10年后,城中村早已今非昔比。刘林贷款在附近新建的小区买了一套小户型,每天早上一边吃早饭一边打开手机App查看附近公交位置的实时显示,如果刚好有公交车来就坐公交车,如果等待时间长,就到门口扫一辆共享单车。
“以前找共享单车,明明手机App上显示马路边有辆空车,等我跑过去,发现那辆车其实在围墙里。现在每辆单车都安装有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定位指哪儿、哪儿就有车。”提起10年来的最大改变,刘林的感受是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便利。
从几乎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到乘坐一天就能跑遍中国的高铁,再到开车到户外仰望星空时闪耀的“中国北斗”……科技创新让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都变得方便。
这两年,面对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为什么能够快速、有效应对?答案还是科技创新。多款新冠疫苗、检测试剂和治疗药物不仅有力支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保障了我国民众的健康。
“您好,根据预警平台信息给您提个醒,您今天是否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对方有可能是冒充电商客服或者快递小哥……”在中关村壹号园区入驻企业——声智科技的办公楼内,这样一段通话录音,语音亲切流畅,完全听不出来这其实来自一位“数字人”。
依据现实需求,声智科技和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成立了声纹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研制出AI反诈外呼数字人。
据了解,数字人每天外呼的反诈电话量达到6万-7万,他们除了会使用规定的语料,还可以根据对方反馈进行学习,充实语料库。一旦数字人在检索或者分析关键词汇时注意到对方存在上当的情况,会马上进行报警。
这是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地标园区中关村壹号中一家企业的创新成果。据中关村壹号运营公司实创亿达总经理官兰兰介绍,园区从2018年底开始招商运营,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金融科技、数字电竞四大硬科技产业方向,引进符合产业规划、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
目前,园区集聚了132家高科技企业,其中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近50家,基本涵盖了AI大数据、算法、计算机视觉、语言语意以及AI应用等各领域。
可以说,这10年,先进科技成果不仅体现在提振综合国力的国之重器上,还惠及着广大民众,成为百姓实现美好生活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