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政协新闻

“我心目中的医改”

——福建省政协专题协商推动“三医联动”深入发展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17日   第 04 版)

本报记者 王惠兵

暑气未过,走进福建三明沙县区总医院门诊大厅,“无卡”诊疗、“码上”建档、“自动”取药……让人真切感受到医改添福,群众幸福。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指出,三明医改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同时就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为福建进一步深化医改工作指明方向。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是三明医改的精髓所在。作为全国综合医改首批试点省份,福建全省上下正不断完善“三医联动”改革路径,在守护人民健康道路上不断奋进。

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福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以三明医改为代表的典型经验,如今已有280个药品、13类耗材集采落地实施,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逐步成为现实。

9月6日,在福建省政协召开的“深化全省医改工作 推动‘三医联动’深入发展”专题协商会上,上百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医患代表“面对面”争相建言,说出“我心目中的医改”。

今年年初,为助推各地“三医联动”深入发展,省政协主席崔玉英多次指导部署,省政协副主席薛卫民、阮诗玮分别带领调研组深入省内外多地调研,召开30余场座谈会,形成83份调研报告和意见建议。同时,组织开展“百千万”问卷调查,征求“百名院长、千名医生、万名患者”意见,回收答卷12875份,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当天会上,针对分级诊疗落实难、医院内部改革深化难、“药价保”集成化改革推进难、信息化赋能构建难、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供难等堵点问题,阮诗玮率先提出6个方面22条对策建议。

结合省会城市医改实际,省政协委员、福州市政协主席刘卓群认为,要进一步统筹省会医疗资源布局,除了把更多优质资源放在发展高水平国家级重点专科上,还要建立逐级帮扶机制,健全属地责任共担机制,在重大突发人身安全和公共卫生事件时,确保属地政府可统筹调度属地各类医疗资源。

“我们的医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群众健康素养不高、医保基金仅用于医疗费用支出、健康信息共享性不足等问题。”省政协委员、三明市政协主席宋志强提出,应深化医保基金支付方式改革,出台差别化医保政策,让医保基金既可用于医疗费用支出,又可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并加快推进健康信息化建设。

作为患者代表,黄素芬讲述了69岁母亲患糖尿病20年的艰辛就医往事。“如今我们只要自付降糖药20%的费用,确实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福祉。”她期待,全省医疗机构能够再优化看病流程,让诊疗更高效。

“中药材是中医疗效的保障。”作为医生代表的省政协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红佳希望,能够将中药材的采购像西药采购一样纳入政府采购平台,建立政府层面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溯源平台,并优先选用本省的道地药材。

“我们将进一步推进资源的合理扩容和布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居民住院保障补短板。”……话医改、议良策、聚共识,在热烈的协商氛围中,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张振忠、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国医大师杨春波等医卫领域知名专家通过视频建言。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专程到会分享经验。省卫健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等部门负责人逐一回应。

“要以‘看好病、优服务’为重点,以‘少得病、更健康’为目标,完善省、市、县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健康福建’。”副省长郑建闽表示。

“医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持续深入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考题。”崔玉英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改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增强改革动能,不断汇聚改革合力,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智慧,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再造和系统重构,为全国医改作出更多福建贡献,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健康生活。

2022-09-17 王惠兵 ——福建省政协专题协商推动“三医联动”深入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071.html 1 “我心目中的医改” 31,07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