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华夏周末

■记者手记:

文化传承 步履不停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9月17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谢颖

1960年,宋慰祖出生在北京市原崇文区广渠门大街上的观马胡同18号,10岁开始读《红楼梦》,彼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平时无数次经过的那个院落,就是曹雪芹故居;也不知道,自己平时喜爱的景泰蓝、风筝、料器、雕漆、金漆镶嵌、绒鸟绢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活儿,跟曹雪芹和《红楼梦》都大有渊源。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日后,他十数年为这部文学经典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付出努力,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2019年1月23日,在提交了第12件关于复建曹雪芹故居提案后,作为提案人,宋慰祖应邀出席了“曹雪芹故居十七间半”复建工程开工仪式,为故居复建铲下了第一锹土;2022年7月29日,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开馆,看着眼前络绎不绝的观众,回想故居复建的历程,宋慰祖感慨万千,但肩上的那份责任感,并没有因此而松懈下来。因为,“故居纪念馆开馆只是一个起点,要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曹雪芹和《红楼梦》在北京的遗产点资源,讲好红学故事,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在宋慰祖看来,曹雪芹和《红楼梦》不仅有雄厚的专业研究基础,还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把故居纪念馆建成国际文化交往的文学打卡地,围绕文化中心定位,为中轴线申遗和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作出贡献。

上世纪90年代,宋慰祖开始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创新相结合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此后,宋慰祖还创建了北京设计学会。2021年,为保护和传承《红楼梦》相关文化遗产,北京市文物局依托北京设计学会实施了“曹雪芹在京遗迹标识工程”,用“主题散点串联式文物”保护传承方式,探索建设一座“城市上的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直在路上,没有终点,宋慰祖的脚步也一直不曾停歇,他希望能早日看到散珠成串的曹雪芹与《红楼梦》城市博物馆;他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红楼梦》、北京中轴线等深厚的传统文化宝库里找到创意的落脚点,与新技术紧密结合,注入时代活力,开拓创意新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2-09-17 谢颖 ■记者手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077.html 1 文化传承 步履不停 31,07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