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桂花
在此次泸定地震救援中,爱德基金会救援队在捐赠物资到达当地后,用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经验和坚强的意志来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把爱心物资稳妥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9·5”泸定地震应急志愿服务协调中心的职能之一是对接从各处前来支援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在政府的协调管理下有序开展救援。
连日来,爱德基金会与多年合作伙伴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携手,支持四川泸定地震应急志愿服务协调中心的多项工作和有效运转。
震中地区海拔较高,震后又下雨,志愿服务协调中心很快了解到有老人需要棉衣。一些居民在自家房屋倒塌后都住在临时安置点的帐篷内,也需要保暖的衣物。爱德救灾团队采购了一批棉衣,11日晚上送到安置点,次日开始陆续分发。
“当时去往磨西镇康乐村的道路还没抢通,村里有一个村民小组,40多人,年龄普遍偏大,行动多有不便。我们想去看看他们的生活保障情况,正好还有一批棉袄,就和伙伴们带着一路送去。”来自爱德救援队的崔亚洲介绍说,震中在山区,引发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阻断了公路等运输通道,影响了救援速度。
前往康乐村的路上,有一段路非常难走,大约是70度的坡,大家只能把物资背在身上,行走异常困难。“爱,也要翻山越岭……”一名救援队员开玩笑说。一直等到达村子后,看到帐篷已经搭起,物资比较充足,救援队员们才算松了一口气。
“救援物资到达地震受灾地区后,‘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最为关键且艰难的一环,需要救援力量用自身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经验和顽强的意志,保证爱心物资稳妥送达。”崔亚洲说。
位于泸定以东的雅安市石棉县,灾情也很严重。通过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爱德基金会找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蓝豹应急救援中心,为该地区运送救灾物资。
42岁的徐彬,网名“火山王”。当听说需要人手迅速将救灾物资中转入500米外的仓库,他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紧急招募志愿者,并征集三轮车和小货车。
“物资中有60斤一箱的大米,非常重,需要卸车、中转运送到库房。信息发出后,大概40分钟内就到了约500人、开过来十几辆车。”徐彬告诉笔者,自地震发生那天起,他就参与到救援行动中,每日早出晚归,几乎和上初三的儿子见不着面,而自己年逾七十的老父亲,也天天在机场帮忙从飞机上卸物资。
“有的老人自己家房子震塌了,还在帮村里发放和转运物资;城北中学的师生们下课后就来帮助搬运物资。”蓝豹应急救援中心队员方丹说,房屋家园在地震时被摧毁令人悲伤,但大家都抱着重建的希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地村民的积极互助让她印象深刻。
这段日子以来,方丹常常是凌晨一两点入睡,早晨六点起床,等待对接物资,来自西昌的8名小分队成员中有3位女性,在忙碌与疲惫中一直没换过衣服……
“目前灾民吃住都能保证,但灾后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持续一两年。10月该地区将迎来高寒天气,随着温度骤降,灾民需要被子、冲锋衣等保暖物品……”同时,方丹还向笔者提到:“一位老人果园里有数千斤水果,但没有收购商前来收购,老人非常着急。”
截至9月14日,爱德基金会累计向泸定县、石棉县的临时安置点或受灾住户捐赠2500件棉衣、800套棉被、850套儿童冲锋衣、253套洗漱包等生活用品,以及蒸饭车、消毒柜等餐厨用具,为1093位志愿者提供救灾意外保险,并支持两个“青青儿童乐园”,服务约300名受灾儿童。
目前,更多救援物资在采购和运输中。
“现在着力点首先还是过渡安置中的生活需求,我们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项目。”崔亚洲表示,搜救工作目前已经结束,很快将启动灾后重建,“后期也会从恢复的角度考虑一些长远的生计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