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意周刊

“紫衣仙子”款款来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10日   第 07 版)

陆顺珍 普兴洪

不久前,我们随云南省大姚县政协参加了一场有职能部门和政协人才库特聘专家参加的考察活动,到县辖区的桂花镇乌龙口村调研当地的核桃产业。

从桂花镇行车近90分钟,我们来到乌龙口村委会。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鲁伟聪见面不多时,我们的谈话就被频频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电话中,大家无一例外地请鲁伟聪帮忙购买当地的一种核桃,但在回话中,鲁伟聪也一直在说着同样的话:“唉,真是对不住,你要的这种核桃早就被预订一空了,只能等下次喽。”后来我们才知道,众人求而不得的,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访的主角——“紫衣”核桃。

桂花镇乌龙口村是个神奇而美丽的“世外桃源”。蜿蜒曲折的乌龙口河汇入万马河穿村而过,这里一年四季绿水长流,宛如人间秘境。长期在桂花镇工作的县林草局林产办技师、政协人才库特聘专家周家平向大家介绍,“紫衣”核桃树高一般在2.5米左右,树冠分层少分枝,树皮呈绿色,果形多为椭圆形,树的病害较少。这种核桃原果品质极佳,用它制成的坚果一直供不应求。

走在乌龙口村的山林里,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错落有致、硕果垂枝的原生态“紫衣”核桃树。捡起刚成熟落地的裸皮核桃,轻拧即开,身披“紫衣”、晶莹剔透的核桃果仁煞是惹人喜爱。闻一闻,清香醇厚;尝一尝,香脆爽口。

同行的大姚县核桃研究所所长、县政协常委杨新向告诉我们,大姚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核桃品种资源调查时,就在桂花镇乌龙口村区域内发现“紫衣”核桃母株。经过多年的选育和研究,最终于2018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命名为“紫桂”核桃。“紫”是特质,“桂”是地域,蕴含着特别的深意。目前,该品种在大姚县铁锁乡等乡镇及邻近的姚安县均有引种栽培,并在云南省内的迪庆、临沧、文山、曲靖等地州市域内陆续进行区域性试验,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在一棵最老最大的“紫桂”核桃树下,村护林员毛云德深情地说:“咱们乌龙口村89户人家,这些年靠‘紫桂’核桃,每家都能有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稳定收入,小核桃就是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近几年,乌龙口村开通了电商平台,以每公斤30至40元的价格对“紫桂”核桃老树的采果认购进行营销推介。虽然价格不低,但识货的客商们早在挂果期间就将“紫桂”核桃订购一空。如今,乌龙口区域的原产地“紫桂”核桃,已经成为大姚县名列云南省“一县一业”核桃产业特色县的支撑,也是大姚县作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典型实例。

考察结束,大家意犹未尽,相约印记下乌龙口村这幅产业兴、环境美、人气旺的乡村振兴旖旎画卷,继续前行。

2022-10-10 陆顺珍 普兴洪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897.html 1 “紫衣仙子”款款来 31,89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