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周刊

保障和改善民生,迎接持续不断的新起点!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11日   第 05 版)

孙洁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赴天津考察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进而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民生方面的远景目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如今,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我们期待着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能够更加扎实有力。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5年来,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养老、社保、医疗卫生等问题,我国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并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四五”时期,必须加快补齐短板,将更多“真金白银”投向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深化改革,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改革力度有多大,民生红包就有多大。2022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补短板、强弱项难免存在困难挑战。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才能在爬坡过坎中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收入分配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民生领域改革是对民生公共政策的全面系统调整,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勇于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民生建设才能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民生“红包”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改革方向要准、步子要稳,“十四五”时期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增进人民福祉,尤其要强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改善非一时一事之功,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民生需求,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也要展现气魄、体现担当,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加紧形成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性安排,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科学统筹,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民生实事最需要办得实实在在,量力而行,不做超越阶段和能力的事情。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从整体、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对症下药,进行全面系统有效治理。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教育、医疗卫生及相关服务是民生重要诉求。民生涉及的领域广泛,应以系统观念科学统筹,加快补齐短板,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针对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发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健康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追求民生发展综合效应最大化、最优化为出发点与归宿,着力解决地区差异大、制度碎片化问题,使制度更加公平、普惠和可持续,稳定而持续地实现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

以人为本,检验民生工作成效。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事关千家万户,来不得半点虚假。要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难题,群众关心什么,政府就干什么,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同时要把解决群众看得见的当前问题与看不见的未来问题联系起来,既不贪大求洋也不反复折腾,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推进工作。要干一件成一件,不搞政绩工程,避免数字民生、虚假民生、形式民生。持续不断改善民生,就是为了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也是推进国家各项事业进步的基础保障。要善于运用改革的办法从制度上巩固民生成果,问题不反复、不反弹、不回潮,确保民生事业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现实和历史检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我们要迎接持续不断的新起点。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

2022-10-11 孙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1953.html 1 保障和改善民生,迎接持续不断的新起点! 31,95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