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同心奋进新时代·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党的二十大代表於若飞:

向险而行 青春无悔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18日   第 12 版)

本报记者 郭帅

年轻的救援“老将”

10月14日上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甘肃代表团顺利到达北京,向大会报到。作为其中一员,於若飞很是激动:“能够作为基层工作者代表参加党的二十大,既光荣又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把会议精神悟深悟透,履行好代表职责,当好基层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於若飞所在的甘肃蓝天救援队是甘肃省第一支注册的民间公益性人道救援队,作为队长,危难时刻,他早已习惯冲锋在前。

1990年出生的於若飞,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是公益救援领域的一名“老将”。今年是他从事公益救援工作的第10个年头。10年间,他在370余次救援行动中,挽救了80余人的生命,“没有什么比尽我所能挽救生命更有价值。”於若飞告诉记者。

“其实刚开始参与救援任务,更多的是兴趣使然。”於若飞说:“但这么多年来,每经历一次救援,就多一分感悟,信念也更坚定一分。哪怕能救一个人,或是让一位遇难者可以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让家属获得些许安慰,我觉得我的人生就值了。”

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这些年,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称号见证了於若飞在公益救援路上挥洒的汗水。

珍贵的毕业礼物

“我如果是钢铁做成的该多好,能不吃不喝不睡觉24小时干活……”凌晨赶赴救援现场的路上,於若飞曾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这样一句感慨,这是他的真实心声。

“曾经的目标其实是靠自己买房买车。”於若飞笑着说,为了这个目标,大学期间他就和人合伙开过服装店、酒吧,“还真攒够了,53万元。”但最终,於若飞却放弃了房和车,用这笔钱办下了一张救援队营业执照,作为送给自己最珍贵的毕业礼物,“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我特别骄傲。”

2012年5月,发生在家乡甘肃岷县的一场泥石流灾害,让当时还在象牙塔里的於若飞与公益救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结。“灾难发生后,我立即报名成了一名志愿者,主要负责为陕西蓝天救援队做向导。”那也是於若飞第一次接触蓝天救援队,“其实开始就是觉得做志愿者特别帅。”他笑着告诉记者。

“那次感触特别深,救援队员把自己自备的干粮、穿的冲锋衣都给了山里的孩子和老人,自己却忍饥挨冻。”於若飞说:“不仅予生还者希望,对于遇难者,他们的搜寻工作也一丝不苟,就是那个时刻,我理解了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从家乡返回学校后,他义无反顾申请加入陕西蓝天救援队,开始了公益救援生涯。急救、单绳索攀降、水上打捞和高海拔救援等21门技能,他从零开始学起。“让家乡也拥有一支专业救援队”的梦想在於若飞心中生根发芽。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於若飞和队友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时隔多年,於若飞仍清晰记得,一位年轻母亲前来为她年仅3个月的孩子领奶粉时,於若飞拿出一箱奶粉给她,可她却只拿了一罐。她对於若飞说:“这奶粉够孩子喝三四天了,剩下的留给更需要的人吧。”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於若飞,七尺男儿瞬间红了眼圈。

“让更多人感受到公益救援的力量”也成了於若飞更迫切的愿望。2015年,甘肃蓝天救援队在甘肃省民政厅正式登记注册。

在於若飞的努力下,队伍从开始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人,从最初只具备基本急救技能到现在包含了山野救援、水域救援等十几个模块。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是蓝天救援队的队训,也是於若飞对自己的要求。在多年的公益救援中,於若飞坦言也曾害怕过,但是救人的念头总是比害怕更强烈,“我就想尽快找到更多生还者,把遇难者交还给家属,非常简单,没有多复杂。”於若飞说。

纯粹,也是他对队员的要求。“我们是一支志愿者组织,在危难中给更多人带来生机,给他人多一些帮助和温暖,我想这就是我们能聚在一起的唯一原因。”於若飞说:“救援阻止不了所有灾难,但可以温暖人心。”

希望没有救援的救援队长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於若飞作为中国志愿者奔赴尼泊尔参与国际救援。

救援过程中,他凭借过硬的技术,完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救援任务。“不少当地民众有困难都会找我们中国救援队,每次看到受灾群众用生硬的中文对我们表示感谢,心里都会有一种自豪感。”於若飞说。

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任务,苦练了一身救援“硬实力”,於若飞最大的愿望却是希望有一天世间再无救援,“我希望未来建立一个综合性防灾减灾培训和体验的场馆,让更多人能从体验中学到自救和互救知识,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为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於若飞曾经吃过不少“闭门羹”。“人家以为我们是卖设备的。”於若飞就和队友们全面撒网,“我相信总有一所学校会让我们试讲一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来,於若飞和队友们走过了很多学校,还建立了全国第一支以“防灾减灾、自救互救”为工作目标、以大学生为基础的兰州大学生蓝天救援队,为兰州市的大学开展300余场防灾知识普及培训,近8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自救互救的技能就是熟能生巧,学得越多,实践得越多,心理承受能力就会越强,在真实的灾难中获救的机会就更大。”於若飞说:“现在经常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让我们去帮忙做防灾自救知识普及培训。”

今年生日,於若飞许了个愿望,希望在天亮前不再接到电话,容他多睡一会儿,“好像是实现了。”於若飞的笑容里带着一丝可爱。

这么多年来,常常会有人问於若飞,为什么将应急志愿服务当作自己的事业?

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理想信念。“我想人这一生最大的意义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帮助多少人成就了更好的自己。”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在於若飞的影响下加入公益救援队伍。

“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这是我们坚定选择,因为我们怀着爱和希望。”写在“甘肃蓝天救援队”公众号上的这句话,也是队长於若飞和全体队员的心声。

心中有爱,方行致远。为了让每一位幸存者得到救援,让每一位遇难者体面地离开,让更多人掌握防灾减灾知识,於若飞和队员们一直行走在公益救援的路上,不曾停歇……

2022-10-18 郭帅 党的二十大代表於若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285.html 1 向险而行 青春无悔 32,28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