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彤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黄河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黄河保护法将是一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律,也将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我国制定的又一部流域法律。
“备受关注的黄河保护法草案已完成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请问下一步在立法工作中将如何贯彻落实?”作为人民政协报记者,我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上向司法部副部长左力提问。
“感谢你的关注。”左力回答道,“黄河保护法草案在去年10月份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目前已经进行了两次审议,即将进入三审。在前期的工作中,司法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在法律草案中,努力为促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障黄河安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左力表示,将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宽社会公众参与立法渠道,保证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关注黄河、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议政建言,是人民政协多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人民政协报记者,我曾参与过多次相关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多年来一直情系母亲河。
推进黄河生态带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上下游密切配合,沿黄九省(区)共同发力。自2018年起,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推动下,沿黄九省(区)政协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机制,每年召开一次协商研讨会。经过多年探索,该机制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有力助推了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体现了人民政协在黄河保护与发展问题上的积极作为。
九曲黄河,中华血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正在积极为此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我也将继续从新闻视角关注黄河、宣传黄河,为大河安澜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