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新农村里丰收美 新征程上再出发

——“‘三同’回头看 百姓微心声”系列报道之一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0日   第 05 版)

▶安徽省舒城县韩桥村秦发林家稻虾畜生态循环养殖基地

▶河北省隆化县干沟门村第一书记乌立志在牛场了解养殖情况

▶贵州省黎平县厦格村旅游产业深受游客欢迎

▲湖南省邵阳县保和村养殖户唐泽民正在喂养保和鸡

▶河南省扶沟县朱村岗行政村村民在收获花菜

编者按:

2018年12月以来,人民政协报社党委开展以年轻党员为主体,以脱贫攻坚一线、乡村振兴前沿为阵地的“与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简称“三同”活动),目前已派出12批46人次,分别进驻12个省份的行政村,用时半个月左右,住农家屋、吃农民饭、干农田活、写农村事,把新闻报道同体验生活、增进对农民群众感情、加强党性锻炼融为一体,让编辑记者炼党性、磨意志、改作风、转文风,长期坚持并已形成制度,成为本报的一大党建品牌。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三同”活动小分队的队员们纷纷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与乡亲们唠家常、话发展,询问“家乡”的变化和乡亲们的喜事,再次感受我们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新农村的无限活力和新农民的蓬勃朝气。乡亲们也邀请队员们常回“家”看看,看看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看看越来越红火的产业项目,看看充满欢声笑语的文化活动……对下一次相聚,大家充满期待。

安徽省舒城县

韩桥村里的致富“接力跑”

韩桥村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镇东侧,全村辖8个中心组共650户2220人,党员76名,全村总面积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71亩。

2018年底,人民政协报社启动“三同”活动后派出的第一支队伍,就是在韩桥村落的脚。此后,村里围绕脱贫致富持续开展的“接力跑”,我们看在眼里、乐见其成。

2014年,韩桥村被确定为舒城县80个贫困村之一,8年来,安徽省政协连续选派了3批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累计直接拨付资金404万元,政协委员和干部职工捐款达40万元,帮助韩桥村新修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了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文、卫、体等公共服务,使得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而历任工作队扶持的稻虾共养、太空莲藕、田间养殖等产业项目,也逐渐在田间地头“生根开花”。

2017年,韩桥村实现了“村出列”。截至2020年底,韩桥村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户119人均已实现脱贫,全村“两不愁三保障”均已达标。农业产业初步形成,村集体和群众收入逐年增加,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60万元。

“三同”小分队到达韩桥村时,第七批安徽省政协驻韩桥村工作队队长任少贤正带着大伙儿建稻虾共养示范基地、光伏发电基地,通过不懈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为集体经济发展“攒下了家底儿”——截至目前,稻虾共养产业基地规模已达300多亩,年产小龙虾4万斤、产值60万元,稻虾米20万斤、产值80万元以上,带动村内其他农户从事该产业达1000亩,切切实实为韩桥村“修”出了一条致富增收路。

2021年6月1日,第八批省政协驻韩桥村工作队队长袁苗接棒出发,在原有基础上又开始带着大家探索新兴产业。经过村“两委”多次考察商议,大伙儿决定发力打造稻渔畜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基地。去年10月,韩桥村党支部换届,新书记何海峰接棒老书记叶玉福,继续当好驻村工作队与村民间的“连心人”。

对包括韩桥村在内的很多村子来说,稻虾畜立体种养、秸秆综合利用是条新路,其目的是在用地指标不增加的前提下,既解决土地瓶颈,又提高村集体收入和传统农业潜力。要走好这条新路,前期投入很重要。为此,第八批驻村工作队今年将19.1万元安徽省政协机关帮扶资金入股农民合作社,推动利用稻虾田闲置田埂,发展畜禽养殖。据了解,这一项目已于今年5月底正式建成投产,项目占地120亩,预计年新增成羊120只,年出栏肉羊100只,可实现年销售额12万元以上。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据介绍,韩桥村今年流转连片稻田参加了“绿稻红花”生态制种项目(也就是一季水稻与一季紫云英轮作,紫云英作为天然绿肥“养”田,种出来的水稻就是“绿色生态”牌的)。在传统种植领域,大家也希望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现代装备及技术应用,提高水稻小麦生产种植水平,带动地区水稻小麦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在学用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做到事不避艰、行不畏难、心不动摇。不断总结经验,拿出只争朝夕、奋勇赶超的干劲儿,努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不负组织期许,不负人民期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把韩桥村建得更强,把乡村建得更美。”谈及此,袁苗这样说。

河北省隆化县

“优秀士兵”回村当“牛倌”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马利国成了河北省隆化县郭家屯镇干沟门村有名的“牛倌”。

这位昔日精神的武警战士,曾经有着大城市创业梦想的优秀士兵,如何心甘情愿成了一个“牛倌”呢?这与河北省政协驻郭家屯镇干沟门村第一书记乌立志有关。

“除了逢年过节,农村几乎看不到年轻人。不仅如此,农村的空房也越来越多,很多老人跟随子女去城市安度晚年去了。明显感觉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少,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到城市里安家了,农村只剩下了老人和留守儿童。”乌立志最忧心的就是村里缺少年轻人。所以,当他听说马利国退伍回到家乡后,马上就赶上门去,鼓励这位青年留下来建设家乡。

“乡村的振兴,得依靠谁呢?还得依靠年轻人,特别是有文化的年轻人!如何才能吸引年轻人留在乡村呢?就要想方设法为年轻人提供创业的综合服务,让他们有机会在乡村干出一番事业,这是最关键的。”乌立志深深知道,年轻人回家乡,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技术,主要包括种植、养殖技术等等,吸引年轻人留下来,不仅要提供平台,还要帮助他们成功。

了解到马利国有志发展农业产业建设家乡后,乌立志积极帮助马利国注册成立隆化县相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驻村工作队的积极争取,得到了河北省建设银行的支持,干沟门村获得了建行“整村授信”2000万元,支持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建行还为干沟门村配备了智能大屏,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在村委会办政务、看病挂号、生活缴费、自助学习等。借助建行裕农通平台,为村民计算文明积分,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培养良好村风,村委把关推荐用款农户,同时也为村委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乌立志的言行,赢得了马利国的信任。

“当初从部队到地方工作,没有人脉关系,没有资金,驻村工作队乌书记就一次次帮助我们跑贷款。又协调关系,帮助规划养牛用地。牛养起来,最怕生病,乌书记又联系河北北方学院的畜牧老师来做技术指导。”马利国说,没有了后顾之忧,自己全力带领养牛户发展养殖,并采用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着眼于合作社长远发展。

“目前合作社成员养牛大户5户,养牛达到了450头,我自己养牛106头。”马利国说。为了形成养牛产业链,把牛粪用起来,合作社又种植玉米100亩、青储饲料200亩、苦参40亩。

“母牛生母牛,三年五个犊。”在马利国圈舍里,肉牛个个膘肥体壮。“过去每天起早贪黑种上七八亩地,每年收入也不过3000多元。现在,两头牛至少值3万元!”

“去年我重新装修了房子,购买了农业机械、小汽车等,通过发展养牛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富裕起来的马利国没有忘记帮助乡亲们,想尽一切办法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

“马利国响应国家政策,陆续流转土地累计达3000亩,雇用本村农户200余人,累计带动脱贫户30户。特别是吸引了一批青年人留在村里创业。”乌立志告诉记者,现在的“牛倌”马立国,已经成了十里八乡的致富能人。

贵州省黎平县

民族旅游业是我们的富民产业

“要不是突然而至的贵阳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的泥人节已经组织起来了,这事我们前前后后筹划了一个月,大家都很兴奋和期待,希望明年能组织起来。”国庆节前夕,记者收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镇厦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兰文炳的一条短信。

自打3年前,记者跟随报社“三同”小分队的脚步,来到厦格村,与那里的村干部、乡亲们间的互动,成为记者与这个离北京有1500多公里侗家村落老乡们的绵长联结。通过手机屏幕,村子里的一些变化,会时不时地进入记者的手机微信端,隔着手机屏记者也由衷为厦格村发生的这些新变化而高兴。

3年前,兰文炳还是厦格村年轻一代中的致富带头人,家里盖起了三层高的侗家风格民宿,爱人是村卫生室的医生。“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怎么提升厦格村的人气,梯田是厦格最有价值的生态资源,我们新班子也希望把厦格的旅游产业发展起来。”和兰文炳的这次聊天,能感受到3年来他的成长和担当。

兰文炳向记者介绍,厦格村的旅游产业发展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从村委会到乡亲们,我们都没闲着。一年多来,我们将两条围着村里梯田的步道围起来形成环形,还在梯田上修建了几个观景台。”透过手机屏幕,能看到沉浸田园厦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山川静好。

兰才生是记者在厦格村认识的另一位侗家小伙子。2019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学设计专业的他,回乡成立了厦格非遗扶贫工坊。2021年7月,扶贫工坊又升级为“厦格村侗族非遗文创坊”,成为州级侗族非遗文化展示和传承代表性展示馆。要不是疫情对工期的影响,由文创坊衍生发展的另一条民族旅游产业链——侗族主题民宿也将在厦格村口的一片梯田上开张。

2019年春,记者到厦格村时,兰才生的扶贫工坊还只是售卖民族画、侗家蜡染和侗绣等带有民族风格的文创作品。3年过去了,让他敢于背起债务,斥资建立高端民宿的信心和推力,来源于到厦格的游客向他传递的希望深度沉浸侗家村寨的强烈体验兴趣,“外人都如此热爱厦格,我们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一代,有责任把这里的文化传承好,守护好厦格。”这名“95后”小伙子对乡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幽默豁达态度,让记者从心底深深祝福他。

“兰才生是带着情怀在做事。我们从州、镇、村一级都在具体政策、项目、资金上,大力支持这样的返乡创业青年,希望厦格能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带动村里的产业发展,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朱序琴是厦格村现在的第一书记,2021年春她从贵州省政协扶贫干部田自文手中接过接力棒,按照“脱贫摘帽后党的帮扶政策不减弱”的指导思想,接过带领厦格村乡亲做实乡村致富底子的担子。

“厦格拥有丰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但旅游业却未得到充分开发。如何让厦格在侗寨景区中实现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是我来厦格村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让朱序琴欣慰的是,她从兰才生、兰文炳这些新一代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现在从村‘两委’到村民都认同这件事,他们从心底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对从事旅游产业有意愿和行动力。”一年多来,她也利用此前的工作领域专长着力在做一件事,就是帮助厦格村发展民族旅游业。在她看来,像厦格这样的民族传统村落,发展旅游业是最大的富民产业,“民族旅游也是从厦格自己的土壤、社会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产业,它更具持久性。”

记者由衷地祝福厦格的明天,会更好!厦格乡亲们的日子,会更美!

湖南省邵阳县

这里的“保和鸡”飞起来了

我们是乌鸡中的土鸡,土鸡中的乌鸡;我们是爱打架、爱跑的乌骨鸡;我们是一言不合就开战的“战斗鸡”。别看我们能折腾,走出大山,为村里创造价值是我们的目标。

——保和鸡自白

掐着日子算,心心念念好久的保和鸡不会赶在最近出栏了。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抢上。琢磨着走走“后门”,于是记者拨通了湖南省邵阳县保和村村支书刘建国的电话。

话还没出口,刘支书的一句“你们啥时候回村呢?”把记者的思绪拉回了2019年。

记得当时保和鸡刚刚起步,大家都不知道“胜算”多少,但还是坚定地踏出了第一步。从未养过鸡的村民杨永生站了出来,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后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杨永生带头成立了邵阳县宝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了第一个生态鸡养殖基地,带动周边6户困难户参与进来,共养殖了2000只3个月的鸡苗;杨华一家5口在养殖基地入股1万元,也加入了进来;艾永强、徐召君、艾华……养殖队伍越来越大。

说起养殖保和鸡以来,村民们的变化,刘支书的话不停。“你记不记得艾永强老人,他不仅在山上养殖了保和鸡,还养殖了山羊和猪,每天乐呵呵,笑容满面的;还有那个脱贫户徐召君,他现在和艾华种养合作社共同发展保和鸡产业,可勤快了,得到了妻子和子女的认可。每月增收1000元,也是好生活……”刘支书分享着保和村的变化。

保和鸡是湖南省政协驻村扶贫工作队推动打造的“保和三宝”之一。

谈及驻村扶贫情况,当时湖南省政协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罗小军记忆犹新。“保和村是邵阳县的深度贫困村,村里多丘陵、山地,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适合丘陵林下喂养走地生态鸡。”罗小军说,一个深度贫困村要摆脱贫困非常不容易,不能只是在物质上一味地“输送”,而是需要送出“效果”,这就需要把扶贫资金转变为激发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动力,而精准识别才能够找准发展的方向,为资金的精准滴灌寻找到一个支点,发展养殖业就是这个支点。

谁可以撬动这个支点?省政协驻村扶贫工作队把问题交给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如今印遇龙仍记得他与保和村扶贫工作队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的情景,他说:“保和村过去有养鸡的传统,而邻近的洪江雪峰乌骨鸡品种优质,可以借鉴养殖雪峰乌骨鸡。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成本低、投资小、见效快。”经过一番分析后,印遇龙带领着湖南农大的养殖专家、品牌专家和博士研究生等组成技术服务团队,将保和村确定为教学科研基地,定期派专人驻村,进行点对点技术指导,从“保和鸡”品种选定、养殖规范、养殖密度、营养需求、饲料配制、疫病防控、品牌打造、包装推广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为“保和鸡”绿色生态养殖赋能。

产业有了,如何盈利?用罗小军的话说,走“企业+基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扶贫模式。村民只负责养殖,由公司统一采购鸡苗、开展培训,最后由公司开拓市场、统一回购,村集体获得部分利润用于继续帮扶。不到半年时间,罗小军就感受到了村民的变化。

现如今,保和鸡养殖产业逐步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发展轨道,已成为保和村一张亮丽的名片,年销量达到近3万羽。同时,种植油茶面积约500亩,已探索出林下种养殖,在油茶林搭建了保和鸡养殖基地和“油茶+西瓜”套种等模式。“这些产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而且让村民在家门口能够增收致富,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们预计今年村集体收益可达20多万元。”刘建国信心满满地说。

“对了,你们什么时间回来呀?”电话那头刘支书还在盛情邀请,“有时间一定要回来看看,你们会看到漫山遍野保和鸡,星罗棋布蔬菜大棚,长势喜人新栽油茶,还有景色宜人百亩荷花,特别漂亮,这可是家乡颜色。”

河南省扶沟县

“家”里喜事一件连一件

“你有空一定回来看看,咱村变化可大了!通过蔬菜园区建设等产业项目,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电话刚接通,河南省政协驻扶沟县包屯镇朱村岗行政村第一书记何广武便热情地招呼着当年的“三同”小分队成员,要常回“家”看看。

2019年夏,本报“三同”活动小分队3人与第一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自此在朱村岗有了“家”,时刻牵挂着村里的变化。

“书记,蔬菜大棚门口的路修了吗?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下过雨,泥路不太好走。”

“路早就修好了,你现在再来看,都是宽敞平坦、质量过硬的水泥路!”何广武当即朗声笑道。

“陈静大姐一家还好吗?”

“她和她爱人现在有两个黄瓜大棚,家里的小楼早盖起来了。”何广武笑着打开话匣,细数着村里蔬菜园区的种种变化:“蔬菜种类变多了,除了黄瓜,还有茄子、蘑菇、豆角、西红柿、有机花菜;规模也扩大了,从当年的500亩已经‘扩张’到800多亩,我们现在还有个小目标——结合扶沟县蔬菜生产大县实际,要建成千亩蔬菜园区,增强园区整体规模化、科学化发展。”

村里甚至还上演了人人称道的“逆袭”故事。“咱村当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何书勤,他患小儿麻痹症,属于二级残疾。经过我们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为他申请了3万元创业无息贷款,他开始种植蘑菇,一年两茬收入近5万元,转身成了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还以‘身残志坚谋发展 自力更生奔小康’为主题,对他进行了宣传报道。”何广武笑着为这位村民打起了“广告”。

如今,村里有更多像陈静、何书勤一样的村民为此受益。何广武为大家算过一笔账:“村蔬菜园区吸纳带动了90户脱贫户200人就业,村脱贫户每天来园区务工,按每个大棚10人务工、3个月时间计算,园区40余座大棚可带动有劳动能力的村民36000人次,按每人70元/天算,人均收入6000余元。”

令何广武欣喜的是,村民的发展意识也随之提升,视野变得更为开阔。特别是听说要建新大棚,报名人数猛增,竟然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场面,已经排上队了。

回望这些年的历程,何广武不禁感慨,在河南省政协派驻扶贫工作队以前,朱村岗行政村是省级贫困村,村民除了种植小麦和外出务工,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如今,在省政协多年的帮扶下,这里的面貌已大为改观。

作为一线的参与者、见证者,何广武吐露心里话:“项目不会自动落到村里,我们需要主动去找、去协调。虽然有难度,但一切事在人为。身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为老百姓多办实事。”

这不,今年村里在产业项目上又迎来一桩大喜事:投资90万元,建成了166千伏光伏电站,并于8月底并网发电,这一收入将直接入账村集体收入,进一步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书写新篇章。

和记者唠完“家常”,何广武又意犹未尽地传来了多张照片:有建好的光伏发电站、有满载而归的蔬菜车、有笑着展示丰收成果的村民……

照片中流露的,既有扑面而来的欣喜,也有浓浓的不舍与期望:2020年,何广武从上任驻村第一书记钱雨田手中接过接力棒,时隔近3年,他即将把这一重任传给下一任驻村第一书记,“等村貌再换新颜,咱们一块儿回‘家’看看!”

(“三同”活动小分队队员 崔吕萍 高志民 修菁 李元丽 徐金玉 采写)

2022-10-20 崔吕萍 高志民 修菁 李元丽 徐金玉 ——“‘三同’回头看 百姓微心声”系列报道之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419.html 1 新农村里丰收美 新征程上再出发 32,41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