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美术作品中的中共一大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0日   第 12 版)

▲金松 《一九二一年七月·南湖》1991年 中国画

▲孙逊 《南湖船上》2001年 油画

▲石奇人《曙光——中国共产党成立(上海)》2011年 油画

▲何红舟、黄发祥《启航——中共一大会议》2009年 油画

深入解读画面细节,分析美术作品,就可以深入了解画家如何既立足历史文本和历史遗存,同时又借助想象复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值得纪念和留存的人物、事件和瞬间。

2011年石奇人创作的油画《曙光——中国共产党成立(上海)》是一件再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场景的作品。创作者采取平视视角强化代入感,并将人物围绕会议桌形成正面、侧面和背面多种角度,观者仿佛透过窗口观看正在发生的事件。

画面左侧和后排有两位与会者望向门口,极大地增加了叙事的戏剧性。据史料记载,1921年7月30日晚,中共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便突然闯入使会议被迫中断。创作者运用犹如主观镜头一样的视角,以代入性的处理方式产生强烈的现场感,让观者似乎能够从眼前的一幕预见即将发生的情况,油然而生出紧张的情绪。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共一大题材的党史绘画开始出现描绘嘉兴南湖红船上召开会议的作品。其中,1991年金松的中国画《一九二一年七月·南湖》、2001年孙逊的油画《南湖船上》以及2009年何红舟、黄发祥的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最具有代表性。

《一九二一年七月·南湖》和《南湖船上》选择的场景都是与会代表在南湖红船的船舱内部。《南湖船上》的叙事模式采用历史画创作最常见的情节性叙事,创作者注重对历史现场感的营造,人物的神情、动作各异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状态十分真实,画面带有强烈的纪实性效果。此外,位于船舱顶上的悬挂明灯格外引人注目。

对比之下,《一九二一年七月·南湖》是该题材绘画中首件出现全部与会代表形象的作品,造型上也没有采用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法,而是将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意象性特点融于其中。尤其是地面与背景中深邃的廊道透视,让观者意识到作品并非简单地再现了一个历史场景,图像中还蕴涵着丰富寓意。再如,桌面笔筒上那只涅槃重生的凤凰图案,其寓意更为明显。1920年郭沫若曾写过一篇长诗《凤凰涅槃》,把中国比喻成凤凰并借助凤凰涅槃的传说郑重宣告中华民族在“死灰中更生”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画面右上角两位代表之间露出的“龍”字,它和桌上凤凰都是黑底白图,色彩上形成呼应并构成图文并置的“龙凤呈祥”符号。画面上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道具,恰恰蕴藏着创作者对中共一大意义的阐述——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虽历经磨难坎坷却必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新生。

何红舟、黄发祥的《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是典型的情节性叙事,并且格外强调叙事。该作品的场景不再是会议现场,而是开会前与会代表们登船的瞬间。红船和迎接与会代表的小船刚好连接出一条波浪形起伏的暗线。与会代表一边交流登船一边警觉地四下环顾的动作,成功地渲染出紧张气氛;而画面中的光线也有意识地追求舞台效果,主要人物身上呈现出类似追光灯照射的感觉,这些细节无不是对图像叙事的强化。

在新中国主题绘画中,《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是党史绘画中第一次将完整的南湖红船外观作为道具并依托其完成情节叙事的作品。除红船之外,更多图像都在参与和完善叙事。比如天空中压顶的乌云暗喻了山雨欲来的社会环境,而船头所指的方向——东方,却在漫天的乌云包围中露出一块伸延至画外的明朗天空,清晰地暗示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美术学博士后,艺术学博士后)

2022-10-20 朱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450.html 1 美术作品中的中共一大 32,4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