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草原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访党的二十大代表、内蒙古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廷·巴特尔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2日   第 03 版)

本报记者 包松娅

“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党代会的现场。这些年来,作为一名牧区现代化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我打心眼儿里感受到,党中央长期以来对内蒙古发展的关心支持;打心眼儿里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发展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打心眼儿里感受到,草原儿女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党的二十大代表廷·巴特尔是全国政协委员,这三个“打心眼儿里”说出的感慨,道不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和人民所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

从草原深处走来,廷·巴特尔感受最深的当然还是身边父老乡亲生产生活的变化。

“1974年,我从呼和浩特市来萨如拉图雅嘎查下乡插队时,发现这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白沙窝,蒙古包上都是大黑窟窿,环境的恶劣和条件的艰苦在今天难以想象。”廷·巴特尔回忆道,我的父亲是将军,当时有人认为我以后肯定会离开。但看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后,廷·巴特尔想,既然已经来了,为什么不能像红柳一样扎根草原,用双手去创造和改变草原?

树立了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人民奉献自己理想信念的廷·巴特尔多次放弃返城机会,选择通过学习和劳动让自己得到历练,然后带着乡亲们一步步探索实践,让生态变好,让日子过好。“回看这一路的历程,可以说尝遍酸甜苦辣,但是很值得,也从未后悔选择留下来。父亲可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有党的好政策,相信我在草原牧区一样可以干出业绩。”廷·巴特尔自信地说。

如今,廷·巴特尔从不“吝啬”分享草原的变化——新居宽敞明亮,互联网连进了蒙古包,过去放牧要人跟着,现在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就能放牧。用廷·巴特尔的话说,过去城里才有的新鲜玩意儿,牧区也能看得见摸得着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草原上的人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生态保护好了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廷·巴特尔帮着算了一笔账,一头牛,4条腿,一头牛的收入大于5只羊;而5只羊,20只蹄子对草原的破坏明显大于一头牛。这样的理论倒逼着我们进行结构调整和品种改良,大家通过科学放牧,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草原生态好了,牧民富了,草原人民都知道,这全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紧跟着总书记,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廷·巴特尔说,我们一直记着总书记的一句话,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也是牧区人民的真实感受。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草原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国家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2022-10-22 包松娅 ——访党的二十大代表、内蒙古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廷·巴特尔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511.html 1 草原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32,51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