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2日   第 05 版)

本报特邀评论员 汤维建

中共二十大报告第七项针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主题总结了新时代法治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指明了今后的目标与方向。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制度,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从编纂民法典、在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到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再到法治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一系列重大法治改革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到新水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进一步完善立法体制和机制,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定、及时修改。加强新兴领域立法,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法律制度,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涉外领域立法,更新完善国际法相关规定,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可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被定位为依法治国的关键之一。法治政府的核心要义在于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是完善健全行政执法体系,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严格公正司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司法领域的突出问题“要靠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分为基础改革和配套改革两个阶段。以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和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四项改革为内容的基础改革已取得重大成就,目前是在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公正司法,必须在基本立场、基本理念、基本方法上形成强大共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深入贯彻实施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公正司法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根基,没有法治社会,法治中国的建设就难以长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法治社会建设。根据二十大报告,法治社会建设的要点是:第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第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要与挖掘运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提升社会主义法治的认同感、接受度和亲和力,为社会主义法治长远发展凝心聚力,厚植文化根基。第三,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要用法治思维武装各级领导干部,使他们将法治思维方式和法治观念融入工作之中。第四,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必须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法治环境。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2022-10-22 汤维建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522.html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 32,52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