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新疆沙雅县红旗镇:

棉田里畅想“绿色产业链”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0月22日   第 07 版)

银光点点的棉海里,几台大型采棉机穿梭往来。不一会儿,地头便堆起一座小山似的棉花堆。这是10月17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红旗镇喀什托格拉克村喜人的丰收场面。

棉花堆旁,不时传出一阵说笑声。原来,种植棉花的沙雅县德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把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小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合作社成员在劳动间隙,结合二十大报告畅想“绿色产业链”发展前景,畅谈打造现代农业体系的看法。

在全国闻名的植棉大县沙雅县,这几年,借助南疆50万亩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工程发展壮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成立于2019年的沙雅县德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现在已拥有5个分社、1200余户社员,种植土地近2万亩。生产方式也不再是单一地种植棉花,而是正探索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绿色产业链之路。

“报告提到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等内容,为打造多元种植、农牧结合、绿色循环的现代农业体系指出了更加鲜明的方向,让我们吃下了发展绿色产业链的‘定心丸’,以后我们只管放心大胆去干,干出一片新天地。”沙雅县德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党支部书记赛迪尔丁·艾海提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沙雅县德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在红旗镇喀什托格拉克村等村种植了1.42万亩棉花,部分棉田采收完毕后紧接着种植冬小麦。“这4500亩冬小麦种下去,明年夏收后再接着种青贮玉米,粮食增加了,饲料也有了,养殖业很快就能做起来。”他说。

预备党员哈力克·尼亚孜是合作联社里的专业农机手,“报告太振奋人心了。随着合作联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要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农业技术,培养一支服务于绿色产业链发展的农机队伍。”他对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发展绿色种植养殖,延伸产业链条,涉及进一步完善节水节肥、农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技术,涉及饲料加工、农家肥生产等配套项目,合作联社的每一名成员都有各自的想法。但他们都有共同期待,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一条绿色循环的产业链将更加清晰,产业链中受益的农户将不断增多,生活也越来越甜美。

(石速)

2022-10-22 石速 新疆沙雅县红旗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2530.html 1 棉田里畅想“绿色产业链” 32,53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