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彤
从入驻新闻中心,到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我度过了难忘的9天时光。于我而言,这9天是一堂坚定初心、锤炼党性的集体党课,也是一场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素养的鼓舞动员。
我是记者,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参与党的二十大报道,本身就是对我党性修养的极大锤炼。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时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一名“80后”青年党员,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央的党徽熠熠闪耀,很多党员记者都把党员徽章佩戴在胸前,那一刻我感知到信仰的力量,不悔入党初心,不负时代嘱托。
采访报道的过程,也是我向党代表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在首场“党代表通道”,我很荣幸能够现场聆听他们为国为民、认真工作的故事:年逾八旬的林占熺代表,一辈子奋战在一线,将菌草技术传播到106个国家和地区的故事,帮助受援地摆脱贫困;“90后”年轻党员於若飞代表,作为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无数次与队友们舍生忘死,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还有出征太空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代表、在北京冬奥会为国争光的武大靖代表、“农民院士”朱有勇代表、致力于守护好中华文化遗产的王旭东代表……正如本报评论文章所说,“他们是人民的‘中流砥柱’”。很多次,我的内心都被他们的经历、品质、精神所感染。作为记者,我唯有用笔记录下他们的故事,希望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传播他们的好声音,让社会去感知传承的力量,让世界去领略中国共产党员的时代风貌。
这是一场历史盛会。我有幸和谢颖、崔吕萍、齐波三位报社同事组成“二十大报道组”,加入了这场“同台竞技”。在报社策划团队的支持以及谢颖队长的统筹指导下,我们开始摸索经验:当我担心联系不到党代表时,谢颖会很温柔地安慰我,帮助我找寻线索;当我们得知能够去现场参加记者招待会时,崔吕萍把宝贵的机会让给我,并鼓励我大胆举手、争取提问;当苦于找不到视频拍摄方式,齐波会及时分享他的经验,给予我莫大的鼓励;我们也会在记者工作区奋笔疾书,围绕版面聚集的主题相互启发。每当这时,齐波不忘给大家拍摄工作照,留住难忘的“二十大时光”;我们每个人都尝试拍摄了“我在现场”短视频,尽力去体现融媒体特色……在这个团队里,我们互相成长、互相配合,努力不让团队在这场竞技中掉队。大会期间,我还看到了各媒体是如何“各显神通”“切磋技艺”:在新闻中心记者工作区,每天都会有众多记者忙碌到晚上,有的现场直接英文播报、采访;有的互相商讨主题,一旦形成共识便迅速行动、组织成稿;有的媒体虽然只有一个记者,但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采、编、写、剪辑都不在话下……让我受益良多的是向同屋“小姐姐”——来自《工人日报》的罗娟学习讨教的过程:几乎每晚我俩都会探讨新闻业务,她会教我如何找新闻主题、如何组织文章框架、如何让新闻素材支撑文章论点。特别是罗娟在这次大会报道中负责新媒体任务,我近距离地看到了她是如何与摄影老师互相配合,完成一期期令人称道的视频作品……还有太多、太多优秀的媒体同行,他们身上展现出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新闻素养,让我敬佩不已。
9天的时光,短暂难忘。大会已经胜利闭幕,我会带着收获和思考,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争取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