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意亮
没有主席台,只有360度圆桌;没有领导位,只有三级委员坐席。
近日举行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圆桌会议以全新的举办形式,聚焦全新的闵行“使命”——“大零号湾”。
老闵行,在很多上海人眼里属于“闵大荒”,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满眼老、破、旧,但“闵大荒”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蝶变。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电气西门子智慧能源赋能中心、歌尔光学研发中心等大企业创新中心相继落地……
8月22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对于闵行而言,只争朝夕,“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这一科创策源地正在加速成型,她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的“科创湾区”。
“‘大零号湾’建设目前已经拥有了四梁八柱: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紫竹科技园以及若干国家级院所,如何使他们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生产实践运用、提升完善等方面相融碰撞,产生更多的成果,希望委员们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深度融入‘大零号湾’,积极建言献策、建言资政。”区政协主席祝学军的发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黄震充分肯定了“大零号湾”区域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成果,给出了一堆“干货”建议:以此为契机打造技术转移之都,探索建立若干个概念验证中心,通过商业模式运营让市场发现和验证科技创新的价值,同时打造技术转移的信息服务平台,催生按市场规则运行的技术转移“淘宝”“京东”,把浦江第一湾打造成技术转移的第一选择、创新创业人才的乐园。
市政协常委、市科技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奇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奇钟,区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党委书记杨明,区政协委员、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闵行园区总经理陈史杰的交流发言,对应了科技企业、科创园区、高校院所代表的身份,围绕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展开了如何推动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构建创新创业发展新格局,更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话题。
应邀与会的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德斌也带来了他的判断:缺少科技“引擎”企业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战略短板,“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是前所未有的契机。加大扶持力度,加速本土企业成长壮大,营造更加包容的创新环境,激发各类企业创新活力,“则补短板有望。”
“我们下一步的具体工作方向和举措,要重点发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各类改革试点,为创业者搭建安心创业的舞台,培养和吸纳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文通过区政协向全市更多关心闵行的三级政协委员们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邀请——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心同行,为“大零号湾”建设谋突破之举、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
新闻延伸:
“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北至S32申嘉湖高速,西至沪闵路,东至虹梅南路,南至黄浦江,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
其中,核心策源区为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院所,依托原始创新成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支撑。根据规划,力争到2035年,“大零号湾”形成与黄浦江沿线外滩、陆家嘴、北外滩、前滩等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明显提高,“硬科技”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高科技企业加速集聚,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打造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