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健民
我来自民主党派,是全国政协四届老委员了,每一次参加全会和常委会会议,都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20年履职,一路走来,我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立足本职工作和专业特长,认真调研、刻苦钻研,先后提交70余件提案,一些提案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更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基础。要想真正落实“藏粮于地”,首先就要有健康肥沃高质量的耕地。此外,土壤质量不仅事关粮食安全,也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土壤三普”对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粮食安全生产、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都意义非凡。
1982年,我从南京大学毕业来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从21世纪初开始,我尝试利用每一个机会,呼吁开展“土壤三普”和土壤动态调查的常态化。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至今,更是多次以政协提案方式就“土壤三普”提出意见建议。
今年1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利用4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20余年心愿终得偿,我感到非常欣慰。
2006年,我和部分住苏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关于“长江大开发”的视察,从此和长江大保护结下渊源,并长期关注这一主题。从2013年起,我连续多年就长江保护问题提交提案,主张沿江开发应该以生态优先,并通过大会发言提出制定长江法的建议。
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就此,长江经济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长江生态环境明显变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0年,长江保护法正式通过。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我这些年一直坚持不懈,积极建言献策的重点。太湖治理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标志性工程,治理情况在国内国际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经过流域各地共同努力,近年来太湖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让我担心的是,随着治理推进,新老问题交织叠加,治理难度越来越大,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治理效果,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采取系统精准的措施。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系统精准施策,深入推动太湖治理工作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有效推动了太湖治理工作。
多年来,我还率领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就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大气污染与治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环境治理、食物安全、农技人员培训、社会养老等一系列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提案,为健康江苏、美丽江苏的发展与建设,为群众衣食住行的改善贡献力量。
现在,我所提交的关于长江保护、大运河保护、土壤普查等提案,都已经或者正在变成现实。这让我充分感受到政协委员的价值所在,也进一步激发了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决心。今后,我将继续为国是建言、为民生鼓呼,履行好委员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