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让孩子拥有健康身心,充满人生自信”

——家长心中的“教育强国”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02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张惠娟

近日来,“教育强国”成为社会的热词。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热议教育强国的重要内涵。作为家长群体,他们期待中的“教育强国”是什么样的?期待通过教育给孩子带来怎样的素养?记者采访几位家长,了解他们的心声。

“作为家长,现在我考虑的不是孩子能不能上学,而是什么样的学校更适合孩子;孩子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能适应社会、贡献国家,拥有幸福人生。”在魏书亮看来,“教育强国”虽是国家的大战略,但却都关系亿万家庭,利好几代学童。魏书亮在高校工作,他深知正是由于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才使得孩子们从“幼有所育”,到家门口“上好学”,而且有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更加多样化的职业选择通道。“如果让我回答‘建设教育强国,我们当前最需要强什么?’我的答案是:‘强信心,强支持’。”魏书亮希望更多的家长都能坚定我们国家能够更好发展的信心,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且能把这种尊重化为对孩子的情感支持、心理认同。

“我的孩子现在上高中,不久的将来就要迎接高考,我最关心的是,他能否心无旁骛追求自己的兴趣,能否坚持不懈攻坚克难,能否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否善良共情与人合作……这将是他将来上大学、步入社会能否获得幸福人生并造福社会的重要基础。”李一凡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名副研究员,在她看来,教育强国是实实在在关心和呵护下一代对知识持续的兴趣和渴望,打破学校疆域,联合社会和家庭,给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发现和认识自我的机会,建立健康人格和自尊自信,“不要让他们成了冷漠的学习机器、脆弱的空心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否则任何知识都不可能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李一凡说。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保障,我觉得‘教育强国’,最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培养‘真’人才,并真正能为国所用。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在新闻媒体单位从事党务工作的肖立锋是一名小学生的父亲,他期待国家进一步创造万千人才愿意为国效力、乐于为国效力的环境。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在家门口就有最优质的学校,遇到终生难忘的恩师,有可以回忆一辈子的学校趣事,有最难忘的同学。”李浩英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研究,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她认为建设教育强国,首先最需要强的是教育的公平与优质。她还期待进一步推进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教育共同体的创建。从家庭养育的私事到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公事,需要教育共同体的每一个利益方达成共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国家民族复兴伟业助力。“另外,还需要强的是建立公益普惠多元的终身学习体系。让每一个父母都能在家庭事业的平衡中随时找到可以重新学习的那片沃土,享受终身成长的快乐。”李浩英说。

2022-11-02 张惠娟 ——家长心中的“教育强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083.html 1 “让孩子拥有健康身心,充满人生自信” 33,08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