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来自狂风骤雨 去向天高海阔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眼中的进博会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03日   第 02 版)

本报记者 顾意亮

“就在您此刻坐的位置,前几天,我刚接待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相关领导。”

“进博局领导是专程来拜访您吗?”

“是,我们交流了对本届进博会以及虹桥论坛的观点和看法。”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甫一落座,周汉民就向记者爆了一个“小料”,他以一名委员的身份给进博局相关领导提了若干建议。于是,我们的话题也就从“委员的建议”说开去。

“进博会我年年去,真切感受到一年比一年好,实现了‘越办越好’。消费品展区、汽车展区、技术装备展区都是我每年必到的地方,几乎所有我问到的外国企业家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声音:进博会办得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巨大平台,让更多海外企业熟悉、喜爱、进入并扎根中国市场。”周汉民说:“除了展区,另一个我年年去、必发声的就是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的虹桥论坛邀请世界各国的政商学企各界人士,共话开放合作,探讨经济前沿议题,打造全球共享的高水平论坛。“在现场,你可以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着坚定和自信,集聚了信心和力量,这些都达到甚至超越了预期。”在周汉民看来,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在这里,中国声音、世界分享。”

由此,周汉民建议,要把虹桥论坛打造成的世界级论坛。“虹桥论坛,完全可以向达沃斯论坛看齐。”

在周汉民看来,进博会不仅是一个买场和卖场,也是一个思想充分交流的平台,最核心的应是论坛。如果能给世人留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并不断努力行动,进博会的意义就进一步升华了。

周汉民的另一个建议是,进博会是可以诞生一个国际组织的。他说:“大家可以回顾上合组织当年成立时的远见,如今想加入上合组织的国家排着队。上海要主攻进博会,把它真正打造成这座城市亮堂堂的会客厅。一旦由这种论坛或联盟形式的组织起来了,就是可以产生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天地。”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谈及进博会的源起,周汉民说:“2018年11月,中国入世17年。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狂风骤雨中,中国毅然召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扩大开放,用实际行动高举多边自由贸易旗帜。从首届进博会一路走来,中国在面临疫情、国际投资和贸易萎缩的大风大浪面前,始终坚持如期举办进博会,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处于不确定不稳定状态下的今天,进博会给予我们太多的信心。”

“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在周汉民看来,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疲弱、疫情持续反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10年来“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全球开放共识弱化,但是压力和挫折绝不是放弃开放的理由。面向未来,何以解忧?唯有改革,唯有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

“5”这个常数,中国人历来都是非常关注的。对于“5岁”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周汉民给予了更多期待:“进博会应该是一面镜子、一根标杆,它能照出我们与世界的差距,量出我们的不足。”

周汉民表示,通过进博会能够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与世界存在哪些差距,一些领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博会平台,各方可以找到合作的空间。比如通过进博会,打造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于一体的平台;又比如期待进博会在破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芯片制造等领域,加强与各国的合作。

专访临近尾声,周汉民建议记者,采访进博会、写进博会的报道,一定要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这一高度落笔。“进博会不仅为中国所需,而且为世界称道,从中国的立场而言,积极扩大进口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从别国的立场而言,中国是在用自身行动解决在疫情严重冲击下,世界经济明显衰退的难题。”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全球市场、世界舞台天高海阔。中国将向世界又一次展示坚持全球化的理念,奉行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宗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崭新努力。

2022-11-03 顾意亮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眼中的进博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100.html 1 来自狂风骤雨 去向天高海阔 33,10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