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精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高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对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作者看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构成这一精髓的是习近平关于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文明理念的重要论述和科学判断,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及其“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的理念延伸、“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以及气候治理与“双碳”目标的系列论述。以下我结合我们的科研工作,浅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绿水青山”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系统整体性概念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后来经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现在的“两山”理论,成为指导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国策。
从生态学的角度讲,“绿水青山”思想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系统整体性概念,这里的“青山”就是植被良好的意思。没有植被就不是青山,没有青山就没有绿水。所以,要有绿水必须有良好的植被覆盖。说到底,要想有一江绿水,就要建设和保护好江河流域的植被。
那么,植被是什么?植被有什么样的功能?我们说,植被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最富有生命活力(里面生活有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进行着旺盛的生命代谢活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质材料,也指示一个地区的生态状况。
植被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物种的载体,植被中蕴藏丰富的种质资源(野生稻、药用植物、濒危植物);二是为其他生物提供天然食物和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基础;三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主体(包括美化净化环境、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碳汇等);四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资料。
为了搞清楚中国的植被资源,近30年来,我们实施了多个重要的植被调查计划,比如,自主设立和实施了北京大学中国山地植被调查计划,领导推动了中科院碳专项调查项目,目前正在推动《中国植被志》的研编,计划出版110多册各类植被志书。通过这些工作,我们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我们对全国的植被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这些研究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和践行“两山”理论提供了科学基础和数据支撑。
“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视角提出的重要理念,蕴含着重要的生态哲学思想。
从生态学的角度讲,“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对我国多样化生态系统的简要概括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的通俗表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山水”与“林田湖草沙”划分的视角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基于地形地貌特征,而后者则主要是从生态系统类型的角度进行划分的。
它们虽然在外观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又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时间、空间上排布组合,并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复杂关系,维系着地球生物圈系统的持续运行,为人类社会延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生态学规律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着很多盲目的不科学行为,不仅引发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为人类社会带来惨痛的损失和教训。
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延伸,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的生态修复理念。这是从实践层面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进一步阐述,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整体性思想一脉相承。
从生态学角度看,山、水、城不仅仅指狭义上的山地、水体和城市,而有着更广阔的外延,代表了我国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
这里的“城”是人工建造的复合生态系统,人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城市物质和能量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种过程和功能都起着支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城镇居住人口已经超过60%。可以说,我国大部分居民都已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对象。但由于建设和管理中的不足,城市交通拥堵,大气、噪声、光污染、废弃物等环境问题频发,不同程度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因此,需要科学地“治城”,通过城市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产生更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又通过“生态补偿”等机制来反哺治山、治水,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治山、治水工作。
从上述意义讲,“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中,可能需要增加“城”(即城市)这个人工的生态系统复合体,即“山水城林田湖草沙”,这样就更全面地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服务于“双碳”目标的具体实践
气候治理与“双碳”目标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双碳”目标不仅是国际气候谈判和气候外交的需要,也是国内实现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要求。
我们课题组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生态影响的研究,努力为我国的气候治理政策与“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早在2009年,我们从气候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收支进行了国别研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的减排方案及承诺目标、全球减排目标、减排基准年、我国碳排放峰值年及生态系统碳汇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后来,我们对我国的碳达峰进行了预测,指出我国将于2023-2030年间达到碳达峰,峰值为106-121亿吨CO_2。这与我国目前的实际排放情况十分吻合。
同时,作为12位成员之一,作者代表中国参与了国际科学院理事会对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的独立调查和评估,向联合国提交了评估报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推动了IPCC的改革。
在生态系统碳吸收(即碳汇)方面,我们团队在国内最早开展了研究,率先开展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基于对全球碳循环和中国陆地碳汇的长期研究,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取决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不能片面理解,更不能不切实际地采取过激行动,为准确理解“双碳”目标作出积极努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云南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