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华夏副刊

在文明互鉴中构建中国叙事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07日   第 10 版)

作者:王众一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今后的工作擘画了明确的宏伟蓝图:“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在国际传播领域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也提出了全新的课题。这表现在,一方面党的二十大一系列文献,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全新的、系统的内容支撑;另一方面,也从理论到实践为今后的国际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守正创新方面做出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把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等内容写入党章,就充分说明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于如何处理中国与世界人民关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观”和“世界意识”。这为国际传播中,从文明互鉴的高度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叙事,积极、全面、立体地树立走向新征程、迈向强国路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扩大了视野,提供了方法。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一直是我党不变的人类情怀,长征路上,毛泽东同志就留下“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豪迈诗篇;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上“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始终宣示着心怀人类的不变承诺;今天,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写进这样高度的新内容,表明党一以贯之的情怀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实现。

在国际传播领域,做好这一崭新历史阶段的国家形象叙事,就要集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是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的否定与超越,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为西方国家人民反思自身现代化走到今天所面临的困局提供了参照。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就是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因此,这一阶段的国际传播必须积极探索将传播声音与讲好故事高度融合的方法。这也是我在此文中坚持使用叙事的原因。有效的叙事体系,讲故事和传声音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要做到故事和声音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好的叙事必然要做到化声为音,入耳入脑,令人愉悦。更高的境界则要达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润物无声。

在对日传播实践中,《人民中国》就曾探索策划过“十三亿人的生活革命”“中国人的一天”“中国人的生活智慧”等基于生活视角见微知著的叙事方法,介绍有温度的中国式现代化成果。今天,借助视觉化、碎片化的新媒体手段,站在之前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完全可以更好地结合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更加丰富的内容,利用好更加便利的外嘴、外脑,做好这方面的叙事探索。

在国际传播叙事中还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成功走出并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必须在今后的国际传播叙事中精准把握“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种文明互鉴观。

《人民中国》曾尝试结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针对日本受众推出“俳人笔下的节气与花”栏目,将俳句汉译为汉俳、汉诗。这一叙事策略一方面宣传了体现东方国家共有的哲学智慧的中国农本文化中四季有序、生生不息的节气文化,一方面因为得体地运用了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形式,得到受众持久、深度的共鸣与参与,也得到了日本媒体的正面关注。

针对中日两国青少年,《人民中国》还尝试将现代中日关系史相关的个人故事进行动漫开发,讲述了一位少年时代在东北经历日本战败,人民解放战争改变其命运,使其最终发自内心地投身中国革命,毕生从事中日友好运动的日本老人砂原惠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从一篇报道拓展为漫画故事《血与心》,又经与B站合作,改编为广受年轻观众期待的同名国创动漫大制作,已于11月2日上线播出,掀起追番热潮。这部首个正面反映中日关系史题材的动画作品,对于中国年轻人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意义,对于日本年轻人具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中国观的教育意义,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极好诠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明互鉴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叙事亟待从实践到理论得到全面提升。增强叙事的共享力、共情力,提升对外翻译跨文化传播效果,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以文化人,真正树立“三贴近”传播理念,构建真正有效的叙事效果评估体系依旧是摆在国际传播人面前的重大课题。道阻且长,相信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广大国际传播人必将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为中国国家形象叙事打开新境界。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亚太中心总编辑)

2022-11-07 王众一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340.html 1 在文明互鉴中构建中国叙事 33,3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