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存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准确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需要全面把握“激活”的丰富内涵。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衰败使得以之为基础的中华文明遭遇到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一部分人因而逐渐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将危机归咎于自身文化传统,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为指导,经过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正在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民族复兴为民族文化复兴开辟了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文明得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赓续发展,也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自觉。
第二,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了现代因素,使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有了实现的可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受到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华文明也面临着很多自身无法解决的内在困境,很多价值理想在传统社会无法完全实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诞生于现代文明、并对其有着深刻洞察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有效解决了中华文明的内在困境,使之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浴火重生。例如,中华文明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因素,但在古代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始终面临着民本与君本的冲突,即人民作为目的性存在还是工具性存在的冲突。其根源在于在传统民本思想中,人民并没有被作为真正的政治主体。这是近代除中国共产党以外的政治力量无法实现真正有效的社会动员的重要原因。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实践中实现了最广泛的群众动员,并塑造了“人民”这一全新的政治主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最深厚的支撑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民本思想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激活和改造,其内在局限得以克服,其人民性的价值理想得以真正实现。
第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可能。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几千年而不断绝,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鲜明的开放性,使其能够在与历史实践的交互作用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实现自身的不断生长。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深刻复杂形势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在此过程中,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可以为我们解决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供有益启示。另一方面,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挑战的过程也是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带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华文明不是一种僵死的、只能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明,而是有着坚韧生命力、始终“活泼”的文明;不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文明,而是可以充分适应现代化、促进现代化并为解决现代化的问题提供有益启示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复兴不是前现代“乡愁”式的传统文化的全面复活,而是渊源于古代中华文明、形成于民族复兴历史实践、并凝聚了这一历史实践精神的现代中华文明的诞生,是亘古亘今、亦新亦旧、并将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诞生。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中国传统文化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