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东浩 吴亦生
三面环海、丘陵多山的大连市,还能缺水?答案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41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日趋吃紧。
得知自己生活在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全市广大政协委员、党派成员没有等闲视之。不久前,大连市政协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就《关于加快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支撑和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专题协商。
早在今年初召开的市政协全会期间,民盟大连市委会、民建大连市委会、市政协人资环委就联合提交这一提案,用近4000字的篇幅围绕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福祉的“水”字说开去。
该提案被市政协确定为“一号提案”,引起各界的极大关注。市委书记胡玉亭专题听取水资源情况汇报,市长陈绍旺专门开会研究部署,责成18家单位合力做好提案办理工作;市政协成立提案办理协商专题调研组,广泛调研、反复研讨,历时半年多形成一份调研报告和29篇建言献策材料。
“当前我市水资源短缺现状与城市发展供水保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提案主笔人、民盟大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邓长辉提到,大连发展污水处理事业起步较早,近年来逐步实现由“污水处理”向“再生利用”转变。建议尽快理顺相应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实行排水、再生水一体化改革,确保再生水“应用尽用”。
受自然条件制约,大连现有大中型水库提升库容潜力均不大。市政协委员、市政协人资环委主任蒋爱国建议补齐水利工程短板,提高水库调蓄能力。通过构建联通工程,优化调度配置体系,将过去“点”状分布的水利工程连接成“网”状布局结构,形成一张完整的“大连水网”。
目前,大连市部分供水管网近20年没有进行更新改造,许多旧水表仍在超期服役。着眼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市政协委员、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吉多呼吁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降低供水系统事故率,减少水库原水消耗量,提升城市品质和民生保障能力。
2016年,大连就已入围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对此,市政协常委、民建大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金烨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将绿色设施和传统灰色设施有机结合,而不是取而代之。大连海绵城市建设在规划落地、导向指引、排水系统改造、机制体制建立等方面还有诸多提升空间。
“生态补偿机制是坚持以民为本,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质量转化的基础性保障。”市政协委员、普兰店区政协主席王继晓提出,生态补偿机制不能仅停留在转移支付的资金补偿上,而需要在各个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
“今年的‘一号提案’从提出到办理,再到此次常委会会议集中协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政协主席郝宏军强调,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立足长远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下一步,市政协还将聚焦城市水资源承载力问题持续发力,加强协商成果转化和运用,推动水资源协商成果落地落实,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