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评论

思想之“核”、制度之“效”与民意之“基”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17日   第 03 版)

钱学明

从中共二十大的高质高效筹备到圆满胜利召开,再到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顺利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中国共产党党心民心之稳固,执政基础之坚实,选举过程之顺利,放眼世界少有可与之比肩者,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以此为根本的领导选拔制度的优越性。

一是选前之“慎”与选后之“信”。在以欧美等为代表的西方多党制和全民普选制中,参加竞选的候选人通常由各党内部产生,代表本党特殊集团和阶级的利益,参与总统或首相竞选,人气高者得之。其政治素质、思想意识、领导能力均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深度、长期培养,选举就像“抽盲盒”。与之相较,为了确保所选拔的领导人能够始终如一地贯彻与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思想、理想信念、理论体系,我国由始至终都极为重视对领导人的全方位深度、慎重的筛选、考察与培养。在选举之前,候选人早已经过了层层考核、锻炼和筛查,其思想、能力、素质和民意基础均足以胜任中共中央核心领导职务。在选举之后,与西方不同之处则体现在全党全国和各民主党派对中共领导核心的无上拥护和信任。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中共提出了“两个确立”,进一步以经验总结的形式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和继续成功的根本政治优势,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实现大国崛起的坚强核心保障。

二是思想之“核”与制度之“效”。与西方选一任领导换一种理念不同,我国领导者的思想内核能够始终保持一贯性。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另一大重要特点与成功经验。历届中共中央领导核心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这样的思想内核指引下,必然能够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同时,在制度上,我们也对领导核心任职时间、职权范围、权利义务有明确规定,五年一次的选举时间,与“五年规划”相互呼应,从制度上保障了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有效性和执行力,保障了国家发展经验的及时总结与有效传承。

三是发展之“考”与民意之“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大党,能够实现长期执政,能够成为民心所向,就在于它能够在发展与实践中经受住各种磨难与考验,不断自我成长与自我革命,在历史的淬炼中不断总结、进化,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核心,正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考验之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成就出来的。而这,也正是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强大的民意根基所在。此次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与圆满闭幕,让世界各国看到了全体中共党员和全体中国人民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坚决拥护、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这就是民意之“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不断壮大的民意之基,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民意之基,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意之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会主委)

2022-11-17 钱学明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873.html 1 思想之“核”、制度之“效”与民意之“基” 33,87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