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蔓华
浙江的初冬有些清冷,但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的邻里服务中心一早就传来阵阵歌声和欢声笑语,开启了社区老人一天的好心情。
上午10点半,白塔人家小区武奶奶家,隔壁楼61岁的冯阿姨带着热腾腾的爱心午餐来与武奶奶闲话家常,“您快吃,还热着。”餐盒里面是炒白菜、萝卜丝烩豆腐干。88岁的武奶奶原先因行动不便,三餐都是蔬菜和米饭放电饭煲里蒸一下,没想到现在能吃上这样的营养午餐。送餐的冯阿姨也是满心欢喜,“我每天都来给她送餐,她看到我就特别亲切。”
“给未来的我送一次爱心餐”是南星街道推出的志愿服务项目。送餐的志愿者年龄在六七十岁,送餐对象都是八九十岁高龄、独居孤寡等困难老人。想到未来的自己也能如此从容,冯阿姨觉得当个志愿者照顾老人特别有意义。
生活在白塔岭有滋有味有温度是社区老人的共识。位于钱塘江畔的白塔岭社区,因立有始建于五代吴越末期的白塔而得名,辖区内民风淳朴,互敬互爱,颇具古代礼仪之风。
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南星街道早在思考如何破局,积极探索为老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结合志愿浙江“时间银行”数字化应用场景,试点“时间银行”实践基地,构建“阵地+志愿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打造了“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品牌。先试先行的白塔岭社区的老人们从“养老”到“享老”,实现了不离家、不离亲、不离周边熟悉环境就能幸福养老的美好愿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运行为破解老龄化群体养老难题开辟新思路。
南星街道党工委书记洪梦君告诉记者,养老问题是关系每个家庭的小事情,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业。为此,街道建立了以小区综合服务驿站、居家养老日照中心为平台,联合汇泉为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招募党员、楼道长、热心公益的低龄老年人为志愿者,为困难老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借助于汇泉为老志愿者成长营,打造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课程,提升银铃志愿者的能力。根据志愿者服务特长,组建了爱心助餐服务队、上门探望服务队、倾听陪伴服务队、暖心热线服务队等4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前期在社区设立的政协委员工作室、协商驿站、监察联络站等载体,收集高龄老人的需求,社区跟踪反馈高龄老人对助餐、陪伴等暖心志愿服务的满意度。
在白塔人家小区综合服务驿站,每天都有志愿者来值班,和来驿站的老年人聊聊天,“志愿者把老人需求反馈给我们,同时发挥驿站的协商功能,集合了政协委员的多方意见,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白塔岭社区党委书记李俊看来,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落地,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将会加快发展,更多老年人会拥有幸福晚年。
为进一步激活志愿服务新动能,南星街道统筹协调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党员骨干、政协委员等各方资源拓展“善时币”兑换渠道,实现线上兑换服务、陪伴等为老服务,线下兑换“公益超市”商品及服务。如今,小区服务驿站的一角是时间银行公益集市,集市里有防疫物资、生活用品、服务项目,“我们在时间银行应用场景上架了我们的本土化专区,志愿者们可以通过积累的善时币进行线上线下的兑换。”汇泉为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负责人颜文花说。
截至目前,南星街道白塔岭社区已累计吸引76名志愿者参与“时间银行”项目,提供为老服务6300人次,产生1642时间银行积分。
社区养老不乏金点子,但要让爱落到实处,更需细节的照料。爱,让时间停驻白塔岭,也让白塔岭的“夕阳红”绚烂又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