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回应热点问题:

立足“防、早、快” 坚持不动摇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24日   第 02 版)

本报讯(记者 陈晶)连日来,我国发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印发了核酸检测实施办法、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等四个技术性文件,各地落实情况怎么样?如何更加精准高效地管控疫情?医疗资源的建设和配置情况如何?1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近期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出权威解答。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心理、等待观望心态,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措施不动摇、不走样,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各地执行二十条优化措施成效如何?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介绍,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通过视频会商、调度和培训等多种方式,部署调度各地尽快推进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落地。目前,各地正有力推动落实——一是及时传达部署;二是迅速推动落实;三是推进高效处置疫情;四是加大层层加码整治力度,确保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到位、落地见效。

怎样保障就医人群及时了解医院发热门诊停诊等信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非常重要,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多次发文,包括指导地方在所有的二级以上医院都要设置发热门诊,并且要公开发热门诊的地址、电话信息。另外,还要求发热门诊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患者要尽快鉴别,如果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真正实现“四早”,也就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于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措施,在集中隔离后的“3天居家健康监测”改为“3天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和居家隔离有何不同?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做这样的优化调整,不仅节约了集中隔离资源,还能最大限度地管控风险,提高防控效率。对于居家隔离的人员,要求在隔离期间赋码,本人和共同居住人员严格做到不外出,包括共同居住的人员,拒绝一切探访,其间核酸检测由社区组织采样人员上门采集。如果在隔离期间因为就医等需要外出的时候,社区要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在管理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如果确实因为有就医的需求需要外出的,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相比于居家隔离人员,居家健康监测人员不限制其共同居住人员的活动。

2022-11-24 陈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回应热点问题: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240.html 1 立足“防、早、快” 坚持不动摇 34,2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