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夏周末

王阳明与《传习录》(上)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26日   第 07 版)

▲王阳明画像

作者:吴震

我想讲讲王阳明与《传习录》的故事。

王阳明生于1472年,卒于1529年,浙江余姚人。他的思想活动展开于16世纪初,故一般认为他是16世纪的思想人物。王阳明名叫王守仁,号阳明,后世称他的思想学说为“阳明学”。这个称呼在王阳明在世时就已出现。

阳明学在晚明100多年的时间里,影响非常广泛。清代《明史》称王阳明“门徒遍天下”,阳明学“流行逾百年”。“门徒遍天下”的说法在晚明万历年间已出现。“流行逾百年”是指16世纪20年代直至明朝灭亡的1640年代。这说明阳明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整个中晚明时代影响巨大。

但所谓“影响”,究竟应当如何评判,则是众说纷纭。今天我们重温阳明学、重读《传习录》,主要是为了从中吸取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同时也要了解一些有关王阳明及其《传习录》的历史知识。

一、王阳明的时代背景

按照学术界的一般说法,16世纪的明代社会,属于帝制中国晚期,或称之为近世中国。那么,当时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不妨拿11世纪的北宋为例,通过比较来了解16世纪明代思想状况。现在学术界流传一种说法,认为11世纪北宋,简直可称为“群星璀璨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中国历史上声名卓著的大人物,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曾巩、张载、程颢、程颐等等,这样一批天才性的人物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应运而生,共同推进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相比之下,王阳明的时代可谓是星辰寥落的时代。在思想文化上,能与王阳明比肩的思想人物几乎绝无仅有。在北京与王阳明结交成为挚友的湛甘泉,可以说是同道中人,两人于弘治的最后一年1505年共同誓言重振儒学,但湛甘泉的思想创发性以及社会影响力都无法与王阳明同日而语。环视王阳明生前身后,在弘治、正德、嘉靖初年,我们几乎找不到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重要足迹的思想家、政治家或史学家。就思想史的角度看,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朱子学后劲人物,有的思想人物虽已逸出程朱理学的藩篱,然也不足以开创出思想新天地,例如陈白沙。清初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认为,开明代思想风气之先的是白沙和阳明,然而白沙的思想口号“静中养出端倪”,这更像是个体的经验之谈,远不如阳明学“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口号那样富有极大的思想魅力。

总体来说,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思想界处在朱子理学的笼罩之下,当时的大多数儒学家跟随朱子学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黄宗羲概括为“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说的是明代早期朱子理学的发展已呈现出疲弱之势。这就导致当时的社会思想气氛颇显沉闷,明初理学家要么是“守儒先之正传,无敢改错”,要么说朱子之后“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根据这些说法,朱子学已至理论巅峰,没有必要再做任何理论上的发展。王阳明正是身处这样一种思想困顿的时代,所以当他开始提倡心学,便马上遭到了一批理学捍卫者的攻击,而阳明学正是在与各种思想的交锋下发生、成长并不断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王阳明不是孤独的,在他提倡“学贵得之心”的心学思想鼓动之下,社会上很快出现了思想风气大转变,史书上说,到了嘉靖、隆庆年间,“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可以说,王阳明开创了心学思想新天地,并将心学运动逐渐推向高潮,他的心学理论谱写了中晚明时代思想新乐章。

二、王阳明的思想历程

1.人生第一等事

阳明在11岁时,曾经跟私塾老师有过一次交谈,阳明表示立志要做“人生第一等事”。什么是“第一等事”?他的父亲王华在一旁笑道:“汝欲做圣贤耶?”原来,所谓“第一等事”,就是指儒家士人自古以来的最高人生抱负:成圣成贤。在儒学史上,孟子最早阐发了这一思想,他认为圣人也是人,因此“人人皆可为尧舜”。与孟子性善说唱反调的荀子主张性恶说,但他也承认“途之人可以为禹”。这是说走在马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像“大禹治水”故事中的“大禹”一般的圣人。可见,孟荀都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就像尧舜禹一样的伟大人格,而且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应当努力追求的人生目标。

佛教传入中国后,提倡一种人皆可成佛的思想,唐代道教则提倡人皆可成仙。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释道三教都主张通过一定的修养实践,任何人都可以实现自我的精神转化。在儒家,这叫作“超凡入圣”,成就圣人一般的理想人格,这成为激励人生的终极理想。宋代新儒学的开创者周敦颐首次提出“圣可学”,其弟子程颐提出了“圣人可学而至”的观点,他的理论依据是,一个人生下来“圣人之质”已具。周、程的这一观点上千年来成为激励儒家仁人志士的思想口号。

与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一脉相承,王阳明晚年提出“满街都是圣人”,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出现了“圣凡平等”或“圣凡一律”等思想主张。阳明学的理论依据是:“人人胸中有仲尼”“心之良知是谓圣”。这些话头让普通百姓听来,就会很兴奋,让人觉得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理想的人格。阳明心学之所以在晚明兴起波澜,与心学话语贴近平民、切近生活有很大关联。

2.格竹事件

阳明在十五六岁时,经历了一场“格竹事件”。少年王阳明相信朱熹讲的“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格物理论,认为既然万物有理、人心有知,那么通过与事物的接触,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就可以认识事物的道理。于是,他与朋友一起做起了“格竹”实验,面对庭院的一片竹林,去尝试把握竹子的道理,结果格了七天七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导致旧疾复发,以失败告终。这件事对阳明形成了沉重打击,是他思想上的一次严重挫折,给王阳明的内心造成了阴影:外在世界的“一草一木”之理,怎么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打成一片呢?对此,当时的阳明始终不能释然,换言之,心与理、心与物如何化解对立以实现统一,这成为阳明的一个心结。但从正面看,阳明内心已隐伏了对朱子学的思想怀疑,成为他开创心学理论的一个契机。因为历史上,儒家相信有疑问则学问才有进步,叫作“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哲学上看,任何理论的创新都源自怀疑精神。王阳明也同样经历了一番这样的思想历练。

(作者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

■相关链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重温古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在今年我国著名思想家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之际,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国图公开课“天才的时代”系列“此心光明——纪念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百部经典》阅读推广特别活动,吴震发表主旨演讲,带领读者和观众领略一代大儒王阳明的思想与风采。作者在演讲基础上整理成稿,现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2022-11-26 吴震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394.html 1 王阳明与《传习录》(上) 34,39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