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理
近几年,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发展已成为14亿中国人共同的行动和关注的热点。
还记得10多年前,我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城市和乡村道路上常常能看到往来的大型煤炭运输车辆,不仅把空气弄得灰尘滚滚,还经常堵塞交通。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从山西大同到太原、张家口、保定等地的路段。
不过这些年,一切都变了。前不久,我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调研,从山西大同市到忻州市,一路走来,道路畅通,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在大同吃过晚饭,一位当年在部队服役期间的老首长领着我去大同古城墙游览,一边走一边不无感慨地对我说,近些年大同的城市环境改善真是效果明显。老百姓街谈巷议的,都是对政府创建卫生城市的赞扬。
城市环境的改善是人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且能让家家户户都受益的事儿,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还有一些虽然是普通人不懂的“高科技”,却也实实在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比如那些太阳能光伏电热板和从远处看像是从地面冒出来的巨型降落伞,或者高高举起的惊叹号似的风能发电机组风车。
在山东商河县沙河镇棘城中街村一户农民家里,我看到他家的瓦房上支满了太阳能光伏板。他告诉我,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按块计算,每块每年由电网公司支付80元。自己家房顶上现在放了60块,每年净收入4800元。有的农户放一二百块,那收入就更多了。这些光伏板发出的电直接入国家电网,不燃煤、不烧气,是真正的清洁能源。
听着乡亲们喜不自胜的介绍,我终于明白,怪不得现在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出现了那么多风电机和光伏发电设备,这不仅是对国家电网的有力补充,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这些清洁能源无污染、无工业废渣、无大批量劳动力的重复投入,既能让群众“旱地里拾鱼”,又能让国家电网有充裕的能源储备,是件一本万利的大好事。
同时,这些清洁能源设备用最直观的技术手段把人类对大自然利用的门槛摆在明面上,让人们懂得了学习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为年轻人竖起了求知的目标,也让人们于光能、风能之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更多的科学幻想和追求欲望。
前些年,我曾对那些矗立于大漠戈壁风场的风力发电机叹为观止。如今,这些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摆在家门口,群众对这些技术的利用已经非常成熟,尽管其中还有需要提升和改进的空间,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能源储备和利用本身。我想,我国政府之所以底气十足地向全世界宣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就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十分成功的实践与经验。随着未来在攀登科学高峰道路上的持续努力,在更多领域里进行探索,我们对于清洁能源的利用,必将走在世界的前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相信以此为指导思想,必定会推进我国能源革命的深入发展,那些如同博物馆中展品般丰富的新能源设备也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充满科技感。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