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评论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增强历史主动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01日   第 04 版)

本报特邀评论员 李君如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自从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和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每一次党代会都会把党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进行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又作了新的总结,并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主题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的理论创新的新要求。

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导语强调的“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的总要求,来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理论创新的新要求,我们可以体会到,在新时代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正是为了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完成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谈四点认识。

一、“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赋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品质。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历史主动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仅使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无产阶级从一个“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而且使得工人阶级政党能够在历史自觉的基础上把握历史主动。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主动性”看作工人阶级的特点和优点。列宁也十分重视群众在革命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敢于把握机遇的历史主动精神。特别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有没有历史主动性,往往关系到革命党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具有历史主动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时也强调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因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二、“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要求和重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引下,在“实事”中“求是”,不断认识中国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不断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规律,在这样的“求是”过程中不断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飞跃,并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国情的认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从自在到自觉、从历史自觉到历史主动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从自在到自觉、从历史自觉到历史主动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自在”“自觉”“主动”的区分,在于“在”“觉”和“动”的区别。党的二十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的指导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系统而又精辟地阐述了党是怎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发展阶段从“自在”走向“自觉”并在历史自觉基础上把握历史主动,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告诉我们,认识规律是自在与自觉的分水岭;按照对规律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则是在历史自觉基础上把握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的要求,也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经验。

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贯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要求和时代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实践中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党的理论工作和创新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创立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及其历史意义时,明确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而且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此同时,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心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形成的伟大变革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意味着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在今天党和国家事业踏上新时代新征程之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事实上,我们对新时代及其实践规律的认识从来没有停止过。举一个例子,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时,英文翻译为“New development concepts”;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新发展理念”时,英文已翻译为“New development philosphy”。表面看是翻译的变化,反映的是我们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一新发展理念认识的深化。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显而易见,只有从“philosphy”来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才能做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此,党的二十大强调,我们在今天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迈上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共产党人,更要按照二十大报告要求的那样,“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四、“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内在要求。

应该看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有鲜明针对性的。这是因为,在历史进程中,由于机遇和挑战往往是相伴相生、相互交织存在的,抓住机遇也好,应对挑战也好,不仅要有历史自信,包括历史清醒,还要有历史主动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早在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已经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顺应时代潮流不仅要善于抓住历史机遇,还要勇于经受历史考验。能不能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往往取决于能不能在抓住历史机遇的同时应对好历史考验,尤其是能不能在面临危机时从“危”中觅“机”,战胜危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清醒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为此,党的二十大不仅强调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而且号召我们:“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这里提出的“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可以说是“增强历史主动”科学内涵的一个深刻揭示。

综上所述,在今天,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仅具有思想理论上的新要求新追求,而且具有精神状态和思想方法上的新要求新追求,这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的“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作者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2022-12-01 李君如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4628.html 1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增强历史主动 34,62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