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菲 本报记者 江迪
2022年8月,江苏省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13家企业登上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至此,新吴区累计获认国家、省、市各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203家,其中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科创板、主板上市的有12家。
1-10月份,新吴区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3%,利润同比增长40%,平均拥有专利数量125件,其中发明专利67件。专精特新企业带动民营规上企业同比增长24%,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6%,为加快建设高质量落实新发展理念标杆示范区提供了强力支撑。
新吴区是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和转型发展引擎,形成了微电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及关键零部件、物联网、新材料和新型显示、生命科技等支柱产业集群和现代产业体系,承担着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个国家战略。
新吴区在专精特新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区政协的助力。近年来,无锡市新吴区政协组织广大委员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座谈、专题协商等活动。今年以来,区政协将助力民营企业纾困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列为重点工作。
自主创新谋长远
“坚持科研自主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制胜法宝。企业家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才能走得更长更远。”新吴区政协委员朱蓉洁说。朱蓉洁是江苏省无锡探矿机械总厂有限公司的掌门人。这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转制企业。如今已经蝶变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五年前,朱蓉洁“临危受命”,通过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塑组织架构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她大胆建设企业研发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着力品牌提升推广,探索企业“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
2020 年公司主产品获得“江苏省专精特新产品”认定,企业获“无锡市专精特新小巨人”评定。企业战略目标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过渡,再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如今,公司自主研发的QY系列“土壤地下水取样&修复一体式机器人”,打破了高端土壤取样钻机长期以来被进口国外机型垄断的局面,填补了国家重点行业空白,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公司近年来持续创新,累计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0多项,处业内领先水平。
像江苏省无锡探矿机械总厂有限公司这样转型升级的企业,在新吴区还有很多。这得益于新吴区良好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围绕做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物联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能源等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6+2+X”产业集群,研究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部署,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三年倍增计划》,培育支持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抓住政策机遇,成为产业链强链补链的生力军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航者;专门成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中心,加强整体部署和协同推进,营造发展氛围,通过持续政策引领、双招双引、入库培育和精准服务,逐步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优势强、发展潜力好,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
金融赋能助发展
今年7月30日下午,新吴区举行“金融赋能助纾困”政银企合作签约活动。无锡阳光精机、无锡锡南铸造等10家专精特新企业获得了华夏、光大等银行1000万元到1.5亿元不等的贷款额,帮助企业在特殊时期解决了资金困难。
今年以来,面对多轮疫情冲击,新吴区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倾斜,“政府端”主动作为,发布“高新区10条”,拿出3亿元真金白银助企纾困,以非常之策帮扶企业共渡难关;银行“金融端”鼎力相助,全区新增信贷投放185亿元、3000余个科技项目获科技贷款超100亿元,形成了共克时艰、逆势奋进的良好局面。
新吴区政协也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问题。8月30日,新吴区政协联合无锡市政协举办“金融赋能科创企业”大型沙龙活动,几十家专精特新和中小型科技企业与多家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进行现场对接,助力高端创新资源要素与企业的快速融合。无锡中科光电、尚沃医疗等多家专精特新科技企业与招行、锡创投等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为企业的后续各阶段的战略融资、挂牌上市做好提前准备。
区政协的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今年10月19日新吴区召开专精特新企业座谈会,区委主要领导听取企业意见,会议瞄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队建设,在政策引导、工作体系完善、各要素保障、优质生态打造等方面进一步部署。
新吴区政协副主席朱晓红表示,新吴区政协将紧紧抓住全区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计划》的契机,紧扣主题,持续开展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调研协商议政活动,从营商环境、政策支持、金融赋能、资源供给、人才招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助力优化全区中小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美”“专而强”的“单打冠军”与“行业翘楚”,不断助力提升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