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迪
在采访之前,我多次听过王兰的名字。大家更多是从乐于助人的角度对她进行表扬。通过采访,我想,王兰委员的实践对政协委员如何联系界别群众也是一种有益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这项工作一直受到重视,但是在现实中也的确存在缺少平台和抓手等困境。
王兰以委员工作室为载体,搭建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她和其他委员一起,进行着探索。
她广泛谈心,谈心的过程就是调研的过程。通过调研,她找到了群众的关注点和自己所能的结合点,为双岗尽责打下坚实基础。
她授人以渔,通过培训让群众获得技能,进而获得就业机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她用具有获得感的工作,起到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
她心地善良,特别是对聋哑人的帮助,尤其让人感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她耐心细致。帮助广大受培训的群众之后,没有把他们简单推向社会,而是尽可能吸纳成为自己公司的员工,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构建起长期联系的机制。对想外出创业的员工也给予大力支持。这些做法与她的独特经历密不可分。这种做法体现的慈善心态,也有利于政协委员深入密切地联系界别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