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金晶
初冬的辽宁省铁岭县李千户镇西催村,村道边还残存着积雪。
一大早,铁岭县政协委员王军、徐振江相约到村民冯淑芹家。每月一次的“炕头学堂”又要在这里开课了,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向村民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听一听村民们还有哪些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来到冯淑芹家时,东屋的大炕上已经坐了10多位村民,其中大部分都是村里歌舞队的阿姨,她们今天是带着“扩建文化广场舞台、增设休息长廊”的愿望来的。
按照李千户镇“炕头学堂”的活动流程,要“明确一个主题、齐唱一首歌曲、诵读一句金句、反馈一件实事、开展一次学习、进行一次讨论、征集一个需求、观看一部短片”。这一期“炕头学堂”主题是“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说说我们这十年”。政协委员的参与使得“炕头学堂”不仅是宣讲党的思想政策的阵地,也成为收集社情民意、联系基层群众的重要平台。“反馈实事、进行讨论、征集需求”在政协委员的参与下将基层协商与政协协商有机衔接起来。于是,“炕头协商”脱胎于“炕头学堂”,实至名归。
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去好好商量
今年以来,铁岭市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实实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点事,实实在在为增进百姓福祉做点事”的工作理念,“两个实实在在”理念与辽宁省政协今年提出的“辽事好商量 聊事为人民”的活动宗旨高度契合。铁岭县政协则结合东北农村群众喜爱聚堆唠家常的实际情况,以村民炕头作为收集协商议题的主阵地。
在炕头上、大树下、广场中、大田间……只要是群众可以聚集的地方都能够成为协商议事的场所。不设主席台、不设发言席,参会人员随意围坐在一起,像亲戚朋友一样拉家常、谈问题、想办法。据铁岭市政协委员委主任孟茜介绍,近一年来通过不同形式的基层协商,共收集各类问题500余件,直接参与的群众达1万余人。
今年年初,李千户镇协商议事工作组在西催村开展“炕头协商”时,了解到催阵堡主街每逢大集时,道路两旁交通堵塞、环境卫生脏乱,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工作组通过与各个部门协调联系,确定对催阵堡主街进行改造,重点整治大集,并派专人管理。铁岭县政协副主席马艳秋告诉记者,在改造大集的过程中,有部分居民拒绝配合,工作组又多次开展“炕头协商”,最终照顾到各方诉求,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既规范了市场、美化了环境,又满足了村民的出行需求。
不建机构建机制
以“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工作方式推进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有机衔接,既是辽宁省政协对这一工作的要求,也是铁岭市、县政协的具体实践。“我们坚持不增加基层负担、不另起炉灶的原则,整合原有载体,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协商平台。”铁岭市政协主席冯智如是说。
具体到铁岭县政协实践的“炕头协商”,就是依托铁岭县县委此前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县推广的“炕头学堂”,将382名市、县政协委员组成100个协商议事工作组,确保全县14个乡镇和2个街道的协商议事工作全覆盖。孟茜说,在铁岭探索的“炕头协商”基本已经形成了收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四步走”的协商程序。
铁岭县政协委员委主任杨丹补充道,“炕头协商”的工作具体反映在三张表上:记录群众反映问题的“协商议事登记表”;协商议事工作组每季度汇总的“协商议题汇总表”;基层协商未能解决,而上报专业协商工作组的“专业协商议题表”;通过这些具体流程来推动议题内容不闲置、议事工作不搁浅,并助推协商成果转化,真正做到“话有处说,事有人办”。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是目的
“对于简单、具体、个性化的问题,当场协调马上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由协商议事工作组联系相关部门和群众代表召开协商会议协商解决;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问题则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政协提案和大会发言推动协商解决。”孟茜说。
对于三类问题的协商,在马艳秋口中就成了“微协商”,如个别农产品滞销、老年人体检等问题;“特协商”,如腰堡镇友谊村8公里路面硬化工程、蔡牛镇蔡家坝黑臭水体改造口袋公园项目等;还有“大协商”,如推动榛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
群众提出的问题,经过协商办理后,协商议事工作组会将进一步协商成果带回“炕头”,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推动“炕头协商”闭环运行。据介绍,截至目前,铁岭县协商议事工作组共开展“炕头协商”活动130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5条,形成《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形势下春耕生产的建议》等建议17条,向铁岭市政协报送《关于加强铁岭地区专家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等建议6条。通过县政协报请县委、县政府协调解决的各类问题,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铁岭市政协正在以“炕头协商”为抓手,努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冯智说,铁岭市政协将继续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中心工作,实现区域内村屯“炕头协商”全覆盖,努力使“炕头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打造出“辽事好商量 聊事为人民”的铁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