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美术

立最高峰 唱大江东

——潘天寿作品的雄强气象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16日   第 12 版)

之江遥望图轴(中国画)潘天寿 作

松鹤图轴(中国画) 潘天寿 作

雁荡山花图(中国画) 潘天寿 作

小龙湫下一角图(中国画) 潘天寿 作

潘天寿先生的绘画具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浩然大气,他以特有的扛鼎霸悍的笔法,来内塑诚敬清静的气息,外炼刚烈宏大的质感。他的笔墨将清明正直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牵连起来,清明则简、正直则刚,正是这种至简、至刚,往还似赠,兴发如答,吐纳而成他的绘画所特有的浩然大气。

1955年夏天,潘天寿先生和美院几位老师一起到雁荡山写生。雁荡山山峦峙立、石岩陡峭,视距非常逼仄,这种逼仄使得山风扑面而来,带着一种抖擞的生机,同时你又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你看潘天寿先生的画,都是扑面而来,整块石头塞满了整个画面,潘天寿先生遇到了跟他的气性、风格相同的对象。

1955年,雁荡山之游回校之后,潘先生作了《灵岩涧一角图》,这时他已经把《江洲夜泊图》操练出来的那种结构上的扛鼎之力深深地领会,又从雁荡山的生机中收获生气,所以他用中锋大笔勾出岩石的筋骨,以放逸的笔风点染岩质,又以双钩的方法画山花野卉,改变纯写意的手法,使之与山石笔法相映,增添细腻而又劲拔的风采。这样一种雄强勃发的图式,潘天寿先生在心里煮了又煮,蕴煮了很多年。1960年潘天寿先生重游雁荡山,依旧很少对景写生,只是观察,并当场与师生讨论古今皴法如何从自然中来,回校后他作了《小龙湫一截图》,在这张图中他再次演练了他独特骨架的雄强气势,壁立峰峦,赫然在目。点厾之法,什么叫厾?指尖轻摸,这叫厾,点厾之法与松针之法相映,尽得山壑风流。

1963年,潘天寿先生画出了不朽的《小龙湫下一角图》,雁荡山水的意象在他的胸壑中,在早春的清晨,粲然开放。在这里,他让传统的花卉变成了有场景的花卉,让山水幻变成中景的剧场,山花烂漫、灵岩苍润,万物在此充满生机地和诗意相融合。

“浪沙淘尽几英雄,倒海潮声岁岁同,铁板铜琶明月夜,更何人唱大江东。”潘天寿先生写过一首诗,题在《江洲夜泊图》。这首诗主要追怀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问好友,我的词跟柳七的词比,怎么样?朋友回答,柳郎中的词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拿着牙板清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你的词必须是关西大汉用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潘天寿先生在这里用铁板铜琶来邀约自己,他希望自己能做到唱大江东。正是《江洲夜泊图》见证了潘先生缓缓成长起来的扛鼎之力、霸悍之作,潘天寿先生至为雄强的当代东方意象,堪称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写照,寄铁笔以擎天,挟飞墨以遨游,凌万顷之卓然,渺沧海而英雄。潘天寿先生用他40多年的丹青生涯回应了自己的诘问,铮铮翰骨,立最高峰,铁板铜琶,唱大江东!

(许江)

2022-12-16 许江 ——潘天寿作品的雄强气象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399.html 1 立最高峰 唱大江东 35,39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