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亚伟
从伏牛山余脉的山沟里走出来的我,目睹了父老乡亲备受疾病的困扰,从小就立志要学习医学,做一名“健康使者”。为此,我高考时填报的志愿清一色都是医学院。1980年,我如愿以偿地迈入中国医科大学的校门。五年后,我回到家乡进入河南省肿瘤医院外科工作。
刚进入临床一线我就发现,大多数就诊病人都是中晚期癌症,尽管外科医生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依然低下。我多次在国内外研修学习外科治疗肿瘤的新技术新手段,在临床实践中与国内外从事肿瘤治疗的同仁们逐步达成共识:靠外科等单打手段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协同作战方式,实施多学科综合诊疗,才能有效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从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交《关于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作为评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指标的提案》,到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癌症综合防治体系的提案》,我围绕实现《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所设定的目标,提出把健全癌症综合防治体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内容等七方面建议。
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有三样东西支撑着我的生命,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每每看到儿童肿瘤患者和家人渴求的目光,听到孩子们就医的艰辛历程,我心里装满了说不出的伤痛。为此,我向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儿童恶性实体肿瘤诊治工作的提案》,建议推动儿童恶性实体肿瘤临床、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及相关医保政策的完善,使更多稚嫩的小生命得以护佑。
多年医疗一线从业生涯,使我深刻感悟到:全民健康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事,最好的医生是每个人自己。医学是有边界的,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基于此,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我提交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提案》,呼吁要加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顶层设计、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所及设施建设,提升健身服务水平和科学化水平等。这件站在全民立场和专业视角上的提案引发强烈反响,入选全国政协2019年度好提案。
如何把“治未病”的理念落实到癌症预防之中,如何推动全社会把“少盐多醋、戒烟限酒、均衡膳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健康生活方式落实下去?我深深感到,医生不仅要治病,还要做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推动者、宣传者。为此,不管是下乡义诊还是在门诊诊疗,我坚持为每一位就医的病人给出健康建议。但仅靠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在2017年发起成立了河南省肿瘤防治联盟,有5000余名医务工作者志愿加入,通过600余场诸如肿瘤防治宣传周、学术交流会、送医送药进社区下农村等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活动,积极宣传和普及科学防癌知识,让六成左右的“生活方式癌”尽可能远离人们。
我们对来医院就诊的5000多例结直肠癌患者做了一个回顾性调查,约有八成以上的病人就诊时已达中晚期,约有九成的病人在此之前未做过肠镜检查。摆在肿瘤防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提高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率,提升癌症的“防、筛、诊、治、康”水平。为此,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快建立我国癌症早期筛查体系的提案》,提出加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癌症早期筛查体系和针对特定癌种的整体防控体系等建议。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好“健康使者”初心,履行“仁心仁术”使命,交出一份合格的“委员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