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评论

民营企业扬帆正当时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2日   第 03 版)

作者:周汉民

民营经济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指明发展方向,注入强劲动力。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民营企业与时代同行,未来更加可期。

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特别是过去10年,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从1085万户增长到4457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这些繁星点点,成了我国经济的韧性所在。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是千千万万民营企业家孜孜以求、艰苦奋斗的结果。

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发展将“东风浩荡”。随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徐徐展开,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国进民退”的怀疑甚至否定言论,更是令企业家信心受到影响,民间投资意愿走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同时期破解不同难题,现在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怎么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的现阶段难题。”中共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许多新的重大论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强调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变,强调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和鼓励不变,极大振奋了民营企业的精气神。

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要在凝聚共识上更进一步。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关于社会上对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地展示出党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让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重要观点真正得到落实,从稳预期、增定力、提信心入手,用明确的制度性保障,尊重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进入新时代,民营企业只会壮大,不会离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在优化环境上更进一步。欲致其高,必丰其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坚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竞争,依法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权益,把“三个平等”落实、落地、落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千方百计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调研并解决问题,让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在提升活力上更进一步。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民营企业作为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具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也被赋予了更多期许和社会责任,理应勇担重任、主动作为,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方面,要引导民营企业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应用场景等,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不断促进产品和服务升级,开辟新领域,培育新动能;另一方面,要鼓励国企与民企形成创新联合体,发挥各自优势,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主体、创新链前后端各类资源,促进产业汇聚和集群打造,尤其是在重大项目、补短板和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去探索、去努力、去实践,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民营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并将继续扬帆远航,助力巍巍“中国号”行稳致远!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华职教社主任、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2022-12-22 周汉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650.html 1 民营企业扬帆正当时 35,65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