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黄河文化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2月26日   第 10 版)

作者:王中江

■阅读提示

■ 他们创立的思想文化的丰富多样和复杂深刻,令人惊讶,为中国文明和文化提供了源头活水和不断再生的活力。

■ 从思想文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上说,黄河文化的历史长河既孕育了东周百家子学,后在不同时期又依次产生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

黄河文化有一些重要的特点和价值,它们有两个前提:一是黄河文化整体上仍然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二是黄河文化这一概念同黄河文明概念具有统一性。因此,黄河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同黄河文明的特点和价值具有统一性,同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也具有很大的统一性。对于黄河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可以从不同维度和方面去概括,有几点可以强调。

一是黄河文化的起源非常久远,这是说它的古老性和长度。且不说史前考古和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从文献记载的夏商周三代来说,黄河文明就已经有了重要的起源和开端,如三代已发展出了帝和天的最高信仰和多神信仰,而且三代宗教的信仰有不同的形态。按照《礼记》的记载:“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再如,公共性的政治伦理和理性,从传说的五帝时期特别是尧舜下延到殷周的转变再到周公,已经有相当的发展;哲学方面如天道、阴阳、五行和气等自然哲学观念也产生了。经典《尚书》《国语》和《左传》都留下了他们的思想记忆。《书》是长时间演变的产物,它的部分篇目一定很早就出现了;《易》即便不像所说的“人更三世,世历三古”,但它的最初来源一定也很早,这些古老文本都承载着许多黄河文明和思想文化的信息。按照“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书·多士》),按照甲骨文的材料,殷商时期中国的文字系统已经成熟,但它不可能只是殷商的产物,应有很早的源头。

二是黄河文化具有高度的创造性,这是说它的高度和深度。其主要表现是哲学和思想的突破,是一般所说的在世界上并起的“轴心时代”的文明。这是黄河文明的一次高峰。经过三代的长期演变、积累,在春秋战国的大转变中,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大的变革;一个自由流动的“士”阶层诞生了;他们既是社会变革的参与者,又是哲学和思想的创造者。用《七略》的话说,子学的创造“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见《汉书·艺文志》)。他们有一部分是执政官(如法家、名家等的不少人物),有参与公共事务的职业生涯,又是新思想和文化的创造者;那些在政治上机会不多或没有机会的儒家人物如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人物如墨子,还有游离于政治之外的道家人物,如杨朱、列子和庄子等,都成为百家子学的创建者和重要的发展者。他们创立的思想文化的丰富多样和复杂深刻,令人惊讶,为中国文明和文化提供了源头活水和不断再生的活力。

三是黄河文化整体上具有包容性和竞争性,这是说它的宽度和丰富性。从地域分布说,黄河文化在不同地域中分别建立了河湟文化、三晋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化;从思想文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上说,黄河文化的历史长河既孕育了东周百家子学,后在不同时期又依次产生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从黄河文化贯穿的主要观念来说,天道观、人道观、认知和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社会政治和人格理想、人文精神等,整体上都属于它的一部分。

从秦汉开始的文明和文化为什么以黄河流域展开,除了它的地理条件外,同它处于政治中心有很大关系。从秦到北宋,国家的都城主要是在黄河中游的咸阳、西安和黄河下游的洛阳、开封。虽然经历了魏晋的分裂和南渡的东晋和南北朝,但黄河流域仍然有政治和文化上的中心性。这使得黄河文明和文化前后既具有很强的坚韧性、连续性,又有不断的再生性。

(作者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22-12-26 王中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5864.html 1 黄河文化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35,8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