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 赵丽新
急诊护理是一项充满挑战与压力的工作,尤其疫情防控期间,护士的工作时间长,休息不规律,不仅需要体力、精力上的付出,还需要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时,男护士体力强壮、精力充沛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在北京朝阳医院,如今越来越多的男护士活跃在急诊临床救治和护理一线。男护士们用爱心、细心和耐心照顾患者,承担了很多急难险重的任务。他们是护理团队中的宝贵“资源”,是负重前行、闪闪发光的“男”丁格尔。
急危重症患者的“守门人”
呼宝利是急诊医学科的副护士长,作为急诊医学科元老级的男护士,呼宝利身经百战。
“阳性患者大幅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同以往相比要困难一些。与病毒正面交锋,也是一项高难度、高危险性的工作,男护士在身体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相对来说都要强一些。”呼宝利说,“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必须展现男子汉的担当,所以我们一定得顶上。”
有一次,急诊来了一位垂体危象的患者,病情十分危重,并且患者及家属抗原检测为阳性。秉承着患者生命安全第一的想法,呼宝利立刻联系三线医生,立即将患者送入应急隔离诊室治疗。为了不耽误患者的救治,呼宝利不假思索,接过患者手中的医保卡主动为患者垫付医药费挂号治疗,并联系流水医生马上为患者开具相关检查,缴费、采血、做检查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并且全程陪在患者身边进行监护和心理疏导安慰患者,使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保障患者度过危险期。在一切安排妥当后,老人的子女向急诊医学科的医务人员表示了感谢,并把垫付的3000元归还。“我就是急危重症患者的守门人,这是我应该做的。”看着患者体征稳定下来,呼宝利非常欣慰。
2022年12月起北京疫情迅速发展,大量阳性患者就诊等待收治,呼宝利和同事每天要负责数百名患者的分诊和护理工作。加之医护战友陆续被感染,急诊护理人员锐减,医院也立马调配人员支援急诊医学科。但由于前来支援的护士们很少有急诊工作经验,环境也不熟悉,一时无法上手急诊护理工作。他不分昼夜守在科室,解决患者救治中存在的协调和技术问题。人员最紧缺的时候,只有呼宝利和另一位急诊本科的护士带领4名支援人员身着防护服,负责抢救室近40位患者的护理工作。
作为新上任的副护士长,呼宝利以身作则,对每位支援人员认真指导,从仪器设备的使用到急诊护理信息系统的记录,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直到患者病情平稳,一圈工作下来已经是下午3点,而这时呼宝利滴水未进,更不用说吃饭了。支援老师劝说他稍微休息一下,他也只是短暂休息后啃了两口面包便立刻回来工作,“我实在放心不下,我怕你们不熟悉压力太大,我少歇会儿不碍事。”呼宝利作为极少数未被感染的医护,笑称自己“身怀绝技”,已经进入抗疫“决赛圈”,为保证能稳定上岗,他在医院休息睡觉时都坚持佩戴口罩,这些也与他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扎实严格的防护标准密不可分。
作为男护士,更要冲在最前线
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大量患者涌入急诊,日均急诊量可达到500~600人次。分诊护士除了需要正确分诊,还得识别出危重患者;由于就诊人员激增,患者的候诊时间延长,导致患者和家属情绪急躁,还需要做大量解释性工作,工作量可想而知。李响作为一个90后男护士,自告奋勇地承担了分诊工作,他笑着说“我是男护士,不好做的工作我来承担”。在分诊台,李响不遗余力地耐心向患者解释,甚至会因为患者的理解和谢谢而感到高兴,努力协调并维持急诊流水正常运行。
“孩子,你们辛苦了。”有一天在分诊台,李响由于讲话过多,咳嗽不断,一位年迈的老奶奶眼含泪花关爱地说。“那一刻就觉得再辛苦也值得。我们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让病患从医疗照护中最大化获益,自己也在其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继续前行的动力。”李响说。
呼宝利、李响只是急诊30名男护士以及全院护理人员的一个缩影。“男”丁格尔们始终“医”无反顾,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坚定的毅力冲在“疫”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千万患者安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挽救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