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司晋丽
再过几天,兔年春节就要来临。当记者走进北京市律师协会办公楼时,紧张而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作为北京律师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我们将继续全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首都律师行业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谈起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北京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律师协会秘书长徐志锋开门见山。
在首都北京,活跃着4万余名律师。去年,北京律师行业硕果累累:成立冬奥会公益法律服务团,提供赛场内法律服务和场外志愿法律服务;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论坛上展示涉外法律服务成果;为抗疫捐赠物资,开展线上普法,为社区群众答疑解惑;组织讲师团律师以案释法,宣传普及《民法典》法律知识;开设虚拟普法宣传展厅,提升反电信诈骗普法有效性与针对性;北京9家律师事务所分别在西藏“无律师县”开设分所,扎根雪域高原………
这一项项工作,令人们感受到,律师的社会参与度逐渐增强,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参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法律服务等。
曾几何时,情况并非如此。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原会长李大进向本报记者回忆起一幕场景。上世纪90年代初,李大进到德国访问时,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当一位高龄老人坐着轮椅出场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当地政界人士和社会名流全体起立鼓掌……这位老人是一位律师,也是这家律所的一位创始合伙人。
这一幕注入了李大进的脑海中,他下决心要做一名受尊敬的中国律师。
要知道,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刚有10余年,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也是如此。尽管许许多多如李大进一样的律师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努力,但国内民众对于律师职业的认可度偏低,许多人甚至把律师视为是“替坏人说话”的人。一些时候,律师的执业权利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这就导致有的律师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想保住“饭碗”。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无论是生活中的麻烦纠纷,还是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都离不开律师的护航,民众对律师的工作逐渐树立起清晰的认知。近十年来,律师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业务也拓展到金融证券、投资、贸易、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
“现在,我们许多律师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北京市律师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大家参政议政的热情非常高。”徐志锋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专章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论述和重大战略部署,“法治”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23次。这对于法律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北京市律师协会迅速掀起学习大会精神的热潮。
“感悟盛会”专栏就是该协会在二十大闭幕后开设的,成为首都律师们学习交流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平台。徐志锋打开微信公众号,向记者分享这个栏目中的来稿——
毛亚斌是北京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他写道,“我将积极主动传播法治精神,成为法治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大家深刻感受到法条不是冰冷的文字堆积,而是有血有肉的、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保障者与护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北京市人大代表张雪梅律师是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她在学习中回望初心,“我将在中共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更加积极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践行‘四新三好’民主党派要求,不忘法治初心,为人民幸福生活建言,为经济社会发展献策。”
胡占全律师是北京市丰台区政协委员,也是一名党员律师。新的一年,他将继续聚焦基层治理,在法治宣传、“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和其他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中依法执业、尽职执业。
新年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人们身上,北京市律师协会每间办公室里都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发挥专业优势和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更优质更高效的法律服务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首都律师们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