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方玉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合肥市政协不断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打造了包含“社区协商议事厅”“线上协商议事厅”“政协委员工作室”在内的3类“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平台,持续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促进了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效果怎么样?合肥市政协主席韩冰以具体事例介绍了“社区协商议事厅”的实际成效:
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街道合铁家园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共有2000多户居民,但车位才500多个,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区居民。居民不满,物业委屈,社区难办……提起小区停车难问题,各方面都有一肚子话要说。
2022年11月25日,市政协“同心”委员工作室的委员来到合铁家园小区调研,收集社情民意,便看到了小区居民围绕停车问题争议的一幕。随后,在市政协“同心”委员工作室内,会议桌一边是物业、社区、街道、居民代表,另一边则是市政协委员。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商量如何解决合铁家园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有了市政协委员作为“裁判”,大家都心平气和地一条条地讲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经过反复协商,大家最终达成一致:采用在物业管理处登记证件并核实信息的方法,让来访人员将身份证件存放至小区门口储物袋中,即走即取,以此方便居民的亲戚朋友探访时停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小区居民的停车难问题。而且,经过面对面的协商和沟通,邻里之间、居民与物业之间也更加熟络,增进了理解。
韩冰指出,现在是信息时代,很多民意集中在网上,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特色有效融合,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共议解决之道,是政协组织要考虑的。于是,合肥市政协尝试通过“互联网+协商”的形式,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摆到搬进直播间,打造了“线上协商议事厅”,也取得了很好成效。
2022年5月31日,合肥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社区工作人员、医疗专家,围绕“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社区该做哪些事?”议题,在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开展了“线上协商议事厅”直播。
活动中,参与各方热烈讨论,现场解答网友在线提问,给予相应帮助和指导,实实在在解决老年人慢性病防治难题。
韩冰表示,这种线上的协商活动既是时代发展所需,也是现实形势的必要。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政协依托“线上协商议事厅”,通过面对面交流和在线商议,避免人员聚集,为委员双向发力搭建了更加便捷的平台,深受委员们的欢迎和好评。
两年来,合肥市政协先后围绕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开展线上协商活动23场,吸引30多万名群众参与讨论,进一步反映社情民意、畅通信息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协商、场内场外联动协商,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对于合肥市政协“有事好商量”三大平台之一的政协委员工作室,韩冰有一个形象的介绍:他们是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基层“信息员”、人民“服务员”以及基层协商“组织员”,一直在助力基层治理过程中,大显身手。
韩冰说,市政协“同心”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辖区群众积极主动反映各类问题困惑,寻求帮助。目前辖区范围内召开协商议事50余次,收集反映各类问题20多件,在委员们的协调下已基本解决。
包河区政协“心田”委员工作室的8位委员,坚持以文化人、汇聚人心,把工作室建成委员加强学习交流、广泛凝聚共识,用好专业特长、联系服务群众,发挥界别特色、实践协商民主的开放性履职平台。
市政协“聚智助企”委员工作室则利用其成员都是律师的优势,积极给众多企业开展咨询、讲座、培训等,助力企业在合规路上行稳致远。而“扶弱助残”委员工作室陆续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关爱残疾人就业”“关注白血病儿童”“关注女童”等爱心捐赠和走访调研活动,委员们认真收集整理来自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工作中的诉求,通过线上线下讨论,形成高质量的政协提案和社情民意,推动助残相关政策的完善。
截至目前,合肥市政协先后授牌成立51个市政协委员工作室,覆盖四级政协委员300多名,支持各县(市、区)建成基层民主协商议事厅113个,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协商议事、为民服务、凝聚共识工作,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韩冰还特别指出,合肥市政协在搭建这些履职平台过程中,注重引导委员履职向基层延伸、向民生倾斜,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让群众从“不了解政协”到“观看政协协商”,再到“直接参与政协协商”,解决老百姓许多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