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霏霏 郭婷婷)“常州凭实业崛起、靠产业突围,也必须依靠产业走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主攻实体经济、突出智能制造不动摇,以产带链,以链兴群,打造更高能级的新能源之都,在产业‘高原’之上再攀‘高峰’。”1月8日,江苏省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参加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联组讨论,与委员们共话新能源之都建设。
“发储送用”这一概念出自2022年常州市政协常委会协商课题《领跑新能源装备产业赛道,打造国际知名新能源之都》,完整定义了新能源采集、输送、存储和利用四大环节。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协商,市政协提出了一系列协商建议和打造新能源之都的远景目标,被市委、市政府充分吸收,写进了《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支持和引导全市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工信局副局长薛庆林建议,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储送用”四大环节,提升集群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水平,促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集聚发展,争创国家级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针对如何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市政协委员、常州东安上菱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旭辉建议,营造有规划可预期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引导龙头车企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速推动建立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研发机制,重点研发高性能的新型传感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智能部件,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掌握。
“要抢抓‘双碳’发展战略机遇,加快谋划布局西太湖‘氢湾’千亩园区建设,努力抢占氢能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长三角知名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建议加快打造电力储能、新能源消纳、人才名片,加大储能电池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提升新型输电装备产业集群优势。”常州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徐建平、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彬等委员围绕这两个方面分享见解。
“新能源赛道坡长雪厚,是一座值得深挖的‘金矿’。今年新春第一会,我们将召开新能源之都建设大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推进‘发储送用’深度融合,瞄准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资本市场市值‘两个超万亿’的奋斗目标,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优势、纽带优势,为常州产业发展提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汇聚更多优质资源。”陈金虎现场回应委员们的关切。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抢抓历史机遇,成功接轨新能源时代,将巨笔描绘的国家新能源战略‘大写意’变成了产业布局的‘工笔画’。今年,市政协将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不断提升协商议政质量,重点关注如何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持续赋能新能源之都建设,为常州重振产业雄风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市政协主席戴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