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晶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春节假期人们走亲访友、围炉聚餐变得更加频繁,大快朵颐、举杯畅饮也成了常态。挡不住美食诱惑,一不小心就会吃多,大量吃喝已经远远超出了胃肠道的消化能力,很多人出现了胃胀、嗳气、反酸、大便不畅等饮食积滞的表现。那么,积食了该怎么办?哪些食物可以促进消化?如何避免食滞的发生?
消化不良不一定是食滞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食滞就是消化不良,它主要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李秀铭介绍,器质性消化不良是由明确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消化功能减退,如消化道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胃肠恶性肿瘤等;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多与饮食以及心理等因素相关。一般来说,食滞会感觉到有腹部饱胀感或是疼痛感,还有就是食欲不振;另外还有一些人,经常会有嗳气,也就是俗称的打饱嗝。更严重的,嗳气中会有酸腐臭的气味,伴随恶心呕吐、烧心反酸、腹痛、大便恶臭等表现。
“中医认为,食滞是痞满的一种表现。食滞一般是指进食后食物在胃内没有被完全消化,滞留在胃肠道的情况,引起食滞的原因有暴饮暴食、厌食症、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如果患者存在长期消化不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胃功能衰退,不能完全消化每天所吃食物,未吃完的食物滞留在胃里就可能会造成食滞。食滞的影响因人而异,它是常见的临床疾病,最常见于小孩子和老人家。”李秀铭进一步介绍,小孩子的脏腑功能比较娇嫩,胃肠功能不够完善,再加上自制力又弱,所以容易饥饱失调引起脾胃损伤;老年人则是由于脏腑功能、脾胃功能的逐渐衰退,相较于年轻人来说更容易消化不良,同时还会伴随呕吐、泄泻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很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胃不和则卧不安,当脾胃功能出现问题时,则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所以对年轻人来说,食滞主要影响精神状态,导致学习工作质量下降。
“要不想食滞,需特别注意高淀粉类和高脂高蛋白类食物。”李秀铭提醒,有一些食物容易产生“气”,如土豆、芋头、地瓜等,还有各种甜食,它们都含有较高的淀粉,易于胃肠道产生气体,使我们感到腹胀、腹痛。此外糯米所含糯淀粉黏性比较高,它容易黏附在胃肠道黏膜上,使食物难以消化,所以吃糯米糍、粽子等食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煎炸油腻的食物如肥猪肉、炸鸡翅等一般富含高脂高蛋白,这类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时间比较长,加重其负担。
中医消食导滞有巧方
“运用具有消除食滞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治法,又称消食化滞、消导法,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内停之证。临床常用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莱菔子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健脾丸等。”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主治医师赵喜颖介绍。
“但在具体使用消法时,不仅要辨别虚实,还要辨清寒热。”赵喜颖提示,积滞郁而化热,则宜消而兼清法;积滞而兼寒,则须消而兼以温中;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则宜同攻下法结合。临床上具体运用消食导滞法时,须内有积滞,外无表证方可使用。消滞常用中成药有健脾丸,具有健脾开胃,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积食、食少腹泻等症状;枳实导滞丸可以消食导滞、清热祛湿,适合治疗饮食积滞、湿热内阻导致腹胀、不思饮食、大便秘结、里急后重等症状;保和丸可以消食导滞和胃,可以治疗食积停滞、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状;开胸顺气丸可以消积化滞、行气止痛,可以治疗气郁食滞引起的胃痛、嗳气、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等症状;沉香化滞丸可以理气化滞,适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胸腹胀满等症状。
“此外,不同的食物可用不同的消滞法。”赵喜颖说,吃面食过多导致积食,腹部胀痛,可用神曲30g、炒萝卜籽10g、麦芽10g,水煎服,一天一次,分三次服完。吃肉过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g,炒焦后研成细末,每次15g,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吃谷类过多引起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5g,日服三次;还可用炒麦芽30g,水煎服或用白萝卜捣烂取汁服用。
“山楂性温、味酸甘,可以入脾胃和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还有收敛止痢的功效,但山楂不是万能的消食神器,不能盲目食用。”李秀铭提醒,以下三类人群需特别注意:
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山楂会促进胃酸的分泌,如果有消化性溃疡或者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并不适宜食用,且不可空腹吃山楂,它所含的大量有机酸、果酸、橘橼酸等,会对胃肠道的黏膜造成刺激,使胃发胀和反酸。
换牙时期的儿童。山楂含有的果酸刺激性较强,不利于牙齿生长,所以处于换牙时期的小朋友要尽量少吃,吃了以后也要及时漱口。
孕妇。山楂有破血散瘀的作用,它会刺激子宫的收缩,可能会诱发流产,所以要特别注意孕妇不宜食用山楂。
“另外,还可以穴位揉按消除食积,选择内关穴和足三里两处,每天按摩36下,两手交替进行。当胃痛胃胀的症状明显,可以增加到每天100下,分多次进行,而且力度可以稍微加重些。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建议连续进食两到三天的粥,有助于脾胃功能的修复。”李秀铭说。
解决小孩、老人食滞不能一概而论
“值得注意的是,解决小孩、老人的食滞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赵喜颖提醒,小孩积食可从这几个方面判断:
看食欲。有的孩子最近两天吃多了没有胃口,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此时多处于积滞的初期,一般不需要用药,少吃东西,空空肚子就好了;如果孩子食欲很旺盛,吃一点就饱了且胃胀不消化,伴有脾胃阴虚的症状,往往由于积食时间长,此时需滋养脾胃才能解决症状。
看舌苔。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厚(尤其是舌头的中间和后边),有的甚至会全部变厚,也有的孩子只在舌头中间出现一个硬币样的黄苔而周围没有舌苔,这种情况一般是积食伴有脾胃阴伤。
闻气味。积食的孩子通常口腔会有异味,这是胃气不降导致。
看睡姿。积食的孩子,睡觉的时候往往喜欢趴着睡,且多伴有夜里睡觉不踏实的情况。
看掌心温度。积食的孩子,手心容易发热,甚至出汗,而手背不热,这种孩子通常积食还伴有胃热。
看眼袋。孩子食肉过量导致肉积日久,往往下眼袋大,且有暗红色。此类小孩积滞日久已经伤了脾胃阴液,此时治疗应该在消食的同时兼养脾胃正气。
“老年人消化积食,首先要检查一下老年人的牙齿,牙齿缺失咀嚼功能会下降,这样肠胃消化也会受影响。老人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且需定期给牙齿做检查。
其次,老人的饮食相对要均衡,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有自己的节律,应定时定量去就餐,保持蛋白质、脂肪跟纤维素的均衡。消化节律正常了,消化功能的恢复就自然变得容易。”赵喜颖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