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杰
晋代分为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7年)和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西晋只有四位皇帝,仅52年。东晋共有11位皇帝,103年,这样,两晋共传15帝,155年。公元265年,魏国晋王司马炎篡夺魏国政权,建立西晋,是为晋武帝。晋武帝在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勤于国计民生,医治战争创伤,国家出现了繁荣景象,由于晋武帝年号“太康”,历史学家称他统治时期为“太康之治”。为什么在晋武帝统治时期会出现这样短暂的政治清明的气象呢?这与当时的官僚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晋武帝时期颁布的《诸郡中正六条举淹滞令》,对官吏的德行准则有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中正六条”说。这“中正六条”的内容是:
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中正六条”说,在精神实质上是对“孝道”的一种应用,把“孝”文化拓展到治理国家上。
“孝”不仅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道德伦理,还是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规范。在我国古代社会的诸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就是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以“孝”治理天下,源于汉代。《史记》本纪中,汉代皇帝本纪前都加一“孝”字,如“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汉代在选拔官吏上,有专门的“孝廉”科,乡里推举出的“贤孝”之人,便可委以官职。晋代承袭汉代,继续以“孝”治理国家,即李密在《陈情表》中说的“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于是在晋武帝时期,有了《诸郡中正六条举淹滞令》。
一曰,忠恪匪躬。从字面上看,就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意思。
晋武帝希望各级官吏都能恪尽职守,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太康之治”时期,涌现了一些干臣。司马炎很会发现和运用这些干臣,如太常丞许奇的父亲许允,因参与魏主废除司马师的密谋,此事泄露后被杀,司马炎认为许允的儿子许奇是个人才,并没有因为他父亲被杀而埋没他,相反,先提拔他出任太常丞,这是掌管朝廷祭祀礼乐的近侍,经常跟随皇帝参加各种活动,随后提拔他当了祠部郎,主掌朝廷祭祀之事;还有就是蜀汉旧臣,一些忠于蜀汉的学者如谯周、文立和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等,在司马炎统治时期,都受到了重用。因为皇帝带头使用贤臣,所以晋朝在经过三国混战民生凋敝的基础上,勃然而兴,一代治世的局面就出现了。
二曰,孝敬尽礼。就是尽孝道应该符合礼的要求。
国家提倡“孝道”,并不是要求“逆来顺受”。对父母双亲的过失,要委婉地指出,不指出就是陷父母于不仁不义之中,就是大不孝。这里面加入了理性的思考。《孝经》中有“谏诤章”,阐述了尽孝不能盲从。如果把这一要求进一步运用到治国理政上,那么,对上级和国君,做臣子的应该及时匡正他们的过失,更好地造福百姓,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更深意义上的尽孝,是大孝。
其实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一些老年人还部分存在着“顺着为孝”“老人无错天无错”的错误认识,以为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甚至要求儿女盲目地听从,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孝道观。这是不懂“孝敬尽礼”的真实含义,以至于曲解了圣人的教诲。在这个“孝敬尽礼”的问题上搞清楚了,于国于家,都是很有益处的。
三曰,友于兄弟。语出《论语·为政》“孝乎惟孝,友于兄弟”。通俗地讲,一个人对于自己一奶同胞的兄弟,做不到友爱,那么这样的人还能接近吗?还敢奢望这样的人能治理好一郡一县和一乡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有句谚语讲“兄弟不和家离分”,兄弟之间做到友爱,这个要求并不苛刻。有一颗仁爱和包容的心,才有资格做官,来管理百姓,不能让无德之人居于领导地位。否则对国家将是灾害,对百姓将是洪水猛兽。
四曰,洁身劳谦。是指居官者应该品德高尚,谦卑勤政。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勤政为民的好官。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战国时期楚国丞相孙叔敖“施教导民”“政缓禁止”;子产为郑国丞相,使得郑国大治;石奢为楚昭王相,“坚直廉正,无所阿避”;李离在晋文公时担任理官一职,“过听杀人”而“伏剑自刎”……这些都是受后代敬仰的清官廉吏。晋武帝司马炎希望晋朝官员勤于政事,积极作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晋武帝时期,功高寰宇的干臣莫属羊祜。《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就是《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讲述羊祜帮助司马炎灭掉东吴政权。羊祜勤于政事,谦卑恭敬,是当时的百官楷模。这些贤能之臣的涌现,不是偶然的,是在用人制度下涌现出来的,更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产物。
五曰,信义可复。人的信义要经得起检验才行,也就是要求为人要做到诚信不欺、言行如一。官场中,花言巧语、阳奉阴违的人多,越是这样的人,智慧明智的领导越是不会重用。办实事的人,为人低调,话不多,做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
晋武帝司马炎对人性,对官场有着一双慧眼,他怕朝中出现不实在的人,对自己的政权带来危害,所以在选官用人方面,开诚布公地提出了“信义可复”:要求官员对朝廷忠心不二、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强化责任担当,明明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六曰,学以为己。这一条语出《论语·宪问》。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点门面、在别人面前炫耀。学习为了给别人看,就有了功利性。如果是为了得到君主的任用而学习,那么就会很功利,为了达到目的,很可能不择手段。因此,司马炎更喜欢用“学以为己”的人。这样的人,内心纯净,心底坦然,是在品德和政治上靠得住的人。
《晋书》中所说在司马炎时期“晋德既洽,四海宅心”,这与司马炎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同时,司马炎用人的“六条标准”、遵循的“一条红线”就是重视人才的德行的具体表现,可见修德为成才之首,更是居官之首。
“中正六条”中蕴含着传统美德和处事智慧,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汲取“中正六条”中蕴含的文化营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道,培育家国情怀,提倡诚实守信,促进廉洁自律,提升人民群众道德素养,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实现老有所安、幼有所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保障。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