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雪
江西省作协副主席江子的《回乡记》近日出版。江子始终以独特的姿态和视角,不断走进乡土的深处,揭示后乡土时代转型嬗变的乡村图景及其文化心理,为我们提供了当下乡土书写的新经验。
《回乡记》主要书写了“出走”“返回”和“他乡”三类故乡人事。江子把逡巡的目光投注到他的故乡“赣江以西”,他从武术、医疗、教育、信仰、疾病、建筑、习俗等不同文化断面,往返于乡土的历史与现实,抚摸乡土褶皱,塑造乡土性格。江子并没有沿着典籍正史的路向去重现乡土的昔日辉煌,而是从身边人物的凡俗生活走进乡土深处。
江子在《回乡记》中没有回避传统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无可挽回的衰颓现实,他不无感伤地描述了本土武术的日渐式微,原本医疗资源鼎盛的乡村进入了“无医时代”,许多村庄将不可避免消失的命运,越来越多的乡人走在“离家”的路上。
江子说,他的写作从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证人”的位置上,他要做故乡的“史官”,他要为故乡“立传”。因而,他把大多数篇章命名为“记”,尽量抹去了虚幻的想象和不当的修辞,而努力以一种朴实的史家的方式“记录和呈现这块土地的历史与现实”。
《回乡记》的出版,唤起人们对于故乡的凝视与忧思。评论界认为它不仅是一部中国乡村人物志,也是一部中国乡村信史。在近乎田野调查的叙事中,江子全面考察农民进城、故乡与异乡、出走与回归等事件,以图全息呈现一方乡土的历史与现实,为当下的乡土中国留一份证词。同中国大多数乡土一样,下陇洲村乃至整个吉水赣江以西在时代的浪潮中经受了发展的阵痛,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消亡与新生。“我努力记录和呈现这块土地的历史与现实,是因为她是中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