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在线

教育评价改革迫在眉睫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15日   第 10 版)

作者:朱英杰 贺春兰

近期,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球。其高效的信息查阅能力及愈发人性化的对话模式,让人类社会感到焦虑。有学者惊呼:我国传统教育评价过度关注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创造力等的培养,而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现有教育制度下培养出的“知识型”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

评价是教育的风向标,始终引领着一线的教育实践。当下我国教育仍存在以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卷面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唯一参照物的问题。

在中国教育学会日前召开的一次学术年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民选教授在演讲中提到,据他的调研发现,现阶段我国学生知识素养水平虽在国际上有着较高排名,但问题解决能力表现却不甚理想。以PIZA2012测试中“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测试成绩”与“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测试”的相关性为例,我国学生学业成绩与问题解决能力甚至呈现惊人的负相关关系。即学科成绩越高,个人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倒越差。这一调研结果想必再次为我国学校教育过度关注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而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等综合素质培养这一问题敲响警钟。

成绩导向的评价模式在我国教育评价体系中一直占据主导位置。想必一方面在于量化的成绩是最简单的教学结果呈现形式,方便评定;另一方面,面对公众关于公平的质疑,各方面拿分数说话,似乎也容易应对。但,显然,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

建立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体系,提升对学生能力发展方面的关注,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打好这场人才质量提升仗,需要更多教育者认识到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获取本没有问题,且也只有在扎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上,个体才有可能发展能力。但知识并不必然地生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带领学生进行能力提升,不仅是教育活动追求的最终结果,更是保障学生走出校园仍能应对时代风云变幻,持续成长、终身进步的根本所在。

但这一切归根结底要依赖于教育评价本身的改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完善学校治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方向,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核心价值导向。

知识储备越来越容易被智能机器人取代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期待尽快在教育实践中落地。

2023-02-15 朱英杰 贺春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8150.html 1 教育评价改革迫在眉睫 38,150 /enpproperty-->